关于绍兴市柯桥区2022年
生态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
完成情况的报告
2023年1月9日在绍兴市柯桥区
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绍兴市生态环境局柯桥分局局长 张志华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柯桥区2022年生态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提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过去的一年,全区上下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柯桥区持续高位优化生态环境质量,全力防控环境污染风险,良好生态环境普惠度得到显著提升。
一是空气质量负重前行。1-12月,柯桥区PM2.5年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AQI优良率为83.6%,顺利完成市下达的秋冬季攻坚目标,但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依然艰巨。
二是水环境质量持续巩固。1-11月,手工监测数据国考断面(曹娥江大闸闸前)水质为Ⅱ类水,达到水环境功能Ⅲ类水要求;28个市对区考核断面中,28个断面达到功能区要求,达标率100%,28个断面达到Ⅲ类以上水质目标,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100%。
三是土壤环境安全可控。开展用途变更地块开发利用情况排查,全区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8.86%,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率达100%。
四是声环境质量稳定达标。全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Leq为58.7dB,噪声源构成比例分别为:交通41.1%,生活39.3%,工业13.4%,施工6.3%,达到生态文明城市创建要求60dB及以下。
五是污染减排扎实推进。2022年度下达柯桥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较2020年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减排510吨、318吨、1140吨、46吨,预计完成年度任务。
六是生态满意度创下新高。我区全省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调查得分86.8分,较2021年提高2.26分,全市排名上升1位,全省排名上升19位,得分创历史新高,未发生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和环境群体性事件。
二、2022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任务完成情况
2022年,我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国际纺都、杭绍星城”的目标要求,全面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连续三年夺得“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市县“大禹鼎”银鼎,获评全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全省“美丽浙江十大样板地(县、市、区)”,为奋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地建设赋予更多绿色底蕴。主要开展了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构建绿色发展格局。践行“腾笼换鸟”理念,印染产业跨域整合完美收官,五大印染组团全部投产,实现土地、蒸汽、排污等资源集约利用。聚焦印染产业全域提升,3家纺织印染企业入选“2022年度中国印染企业30强”名单。深化小微园区“低散乱污”整治,实现小微企业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全流程绿色改造,目前已全域整治小微企业1026家,关停退出699家。助推环保服务高质量发展,印染行业生态环境统计与排污许可管理国家级试点基本完成,探索形成了“一门出”数据、“一张表”应用、“一证式”管理的柯桥模式,排污权交易及排污权抵押金额均位列全市第一。推进减污降碳协同示范,创建省级低(零)碳试点乡镇2个、村(社区)10个,成功获评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县(市、区),纺织产业“碳足迹标识”认证列入省级试点。
二是纵深推进蓝天保卫战。健全常态化考核机制,建立日报、周报、月报“三报”制度,共下发提醒函16次、市级督办问题交办单38期、区级督办问题交办单4期,约谈5次。加大问题巡查发现力度,累计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巡查16余万次,发现问题7千余个,整改率达97.5%。实施印染企业定型机废气实时用电情况监管,2655台定型机及配套984台静电处理设施安装用电监控设备并实现联网。推进复合、烫金、印花等特色行业和家具、汽修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整治,764个排查问题已基本完成整改,18家企业完成源头替代,48家企业完成低效设施改造升级。全面完成主城区道路保洁车辆绿色化改造任务和热电企业清洁运输改造工作。创新打造“柯桥区露天禁烧精密智控”应用平台,全面实现露天焚烧扑灭处置和执法处置双闭环。
三是不断巩固水环境治理。加强河道水质监测监控,制定“一点一策”,加大对未达标断面的重点治理力度,着力提升断面水质。全力开展“找寻查挖”行动,今年以来,共发现涉水问题1756个,完成整改1736个,督促整改20个,整改完成率98.9%。持续深化“污水零直排区”改造提升,培育黄酒小镇“污水零直排”标杆园区,打造兰亭街道、平水镇“污水零直排区”样本镇街。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勘界定标工作,完善汤浦水库综合治理方案,完成2个“千吨万人”及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立、治”工作,落实平水江水库二级保护区巡查。编制《柯桥区河湖生态缓冲带划定与生态修复方案》,完成3.5公里水生态治理及齐贤老街水生态修复工程。柯桥区被确定为首批国家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瓜渚湖直江(瓜渚湖-滨海大河)、曹娥江柯桥区段(新三江闸-曹娥江大闸)入选我省2022年度“美丽河湖”名单。
四是持续发力“无废城市”建设。以四张清单为抓手,全面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全区417家工业企业纳入工业垃圾统一收运全覆盖体系,截至目前共处置工业垃圾13.48万吨。开展印染污泥“消库清量”、“动态清零”,较去年同期下降66.7%。做好涉疫废物处置,共清运处置医疗废物及按医疗废物管理的生活垃圾共计2083.15吨。落实尾矿库污染防治工作,辖区内5个尾矿库已实现全面闭库状态。加强基础处置设施建设,柯桥区资源再生利用绿色综合体项目、柯桥区工业危险废物填埋项目(二期)正式启动。以点带面开展“无废学校”、“无废医院”等十三类“无废细胞”建设,共创建“无废细胞”103个。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撤桶并点”、“定时定点”投放、高标准示范系列创建、达标镇街创建、“桶换桶”收运等工作,补齐源头投放、中段清运、末端处置短板,全链条开展生活垃圾分类。
五是深入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全面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成立区生态示范创建领导小组,审议通过《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 高水平建设新时代美丽柯桥规划纲要(2021-2035年)》,细化对区级相关部门、各镇街的考核要求与内容。提升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下发16个镇街、339个村社“我参与‘美丽浙江’建设倡议书”、主题海报等宣传品,上架300辆公交车移动电视、18个公交车候车亭、35个自行车候车棚、4个地铁站点满意度公益宣传,发送点对点满意度短信184万条,2万余人参与满意度网络调查,人数全市第一。深化生态环境损害制度改革,完成生态损害赔偿案件5件,办结案件数居全市第一。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培育会稽山千年香榧林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举办“绿色 低碳 共建清洁美丽柯桥”为主题的六五环境日(全国低碳日)宣传活动,持续推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
六是全域擦亮美丽城乡本底。依托“大景区”、“大花园”建设,全力抓好美丽柯桥迭代升级。新增国土绿化造林面积1375亩,完成171.88%,新增森林2042亩,实现“落地上图”,创建“一村万树”示范村6个,我区中和公园成功入选全省首批“2022年第19届亚运碳中和林”建设名单。全面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共创建省共同富裕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1条、省级未来乡村试点村4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1个、省级精品村6个、市级精品村6个、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44个。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成效明显,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水韵纺都”、“舜源古忆”分别获评省级城市风貌样板区、县域风貌样板区,1个街道入选2022年度美丽城镇建设省级样板名单,55个美镇工程全部开工。安昌古镇、会稽山香榧古道(柯桥段)入选省级第二批大花园耀眼明珠,为“诗画浙江”大花园建设提供了柯桥样本。
七是有效提升环境治理能力。“数智蓝网”建设成效明显,成功纳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重点应用“一本账S0”,“环保e企管”、“露天禁烧精密智控”等多项子场景被列入省市级应用试点,监管效能得到有力提升。大力推进省委“七张问题清单”整改,4个清单问题进入市级清单,印染产业整治示范案例入选省委示范榜,滨海定型机整治示范案例入选市级示范榜。全力开展举一反三,2021年省委专项督察交办的19件信访件、4个反馈问题已基本完成整改,完成2022年省委专项督察信访投诉回复7件,坚持督察问题“回头看”,1-11月共办理环境违法案件105件,移送公安行政拘留2件。加强重点企业监管,提升环境执法震慑,组织开展“绿剑”、“除险保安”、“放射性废物(源)清零”等专项行动,省市区三级联动顺利完成全省首例单家企业百枚放射源收贮工作,生态环境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生态环保工作形势依然严峻,压力依然很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环境持续优化压力较大,推进印染行业绿色化改造、促进节能减排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任务艰巨,夏季臭氧污染问题突出,地表水水质状况存在一定波动,部分断面个别月份水质超标时有发生;二是环境隐患未彻底消除,如印染产业集聚发展,区域环境容量接近饱和,管控压力增大,特殊气象条件下异味问题依然存在;三是环境问题发现机制有待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仍需高标准推进,全区上下统筹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合力尚未真正形成。
三、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主要工作安排
2023年,我们将全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践行“五个率先”,按照“全省竞跑、示范先行”目标要求,全方位提升环境品质、全地域构建大美格局、全过程加快低碳转型,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生态文明建设有新突破,服务经济发展有新举措,完成市下达的考核目标任务和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做好亚运会期间环境质量管控工作,生态环境领域安全得到有力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新期待。着重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系统理念,大力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力以赴打好蓝天保卫战,围绕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领域,巩固深化“一点一策”精准管控;迭代“露天禁烧精密智控”和印染企业定型机废气用电监控数字化应用;优化蓝天专班体系,常态开展督查巡查,强化顽疾问题曝光,深入推进纺织后整理产业集群VOCs治理,确保2023年全区空气质量达到市定目标。一以贯之打实碧水保卫战,建立健全“治水办”与“河长办”的协同工作机制,实施“查测溯治”组合拳,精准治理问题断面水质,确保28个考核断面“双百”达标;开展水生态修复和“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提质增效工程,打造工业园区“零直排”省级标杆,积极推进数字化治水系统建设。不折不扣打好净土保卫战,启动滨海工业区化工集聚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详细调查,抓好尾矿库污染防治和建设用地准入管理与风险管控,实施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从严管理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确保我区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
二是服务发展大局,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发展。编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优化调整方案,会同相关部门抓实技术论证、行政审查、风险评估、沟通申报等各环节,在做好督察问题整改的前提下同步推进,为南部山区乡村振兴腾出更大发展空间。优化“三线一单”布局,根据区政府发展战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目标调整变化,以及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三区三线”等关键数据更新情况,及时对“三线一单”进行更新和调整,指导企业优化选址布局、调整建设内容、强化污防措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支撑。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健全重大项目环保要素保障服务机制,发挥污染物排放指标储备潜力,完善年度指标综合挖潜、重大项目立项同步、投产项目事先发展体系,保障我区重大项目顺利推进。激发排污权市场交易活力,完成柯桥区挥发性有机物核定,建立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确保成为全国首批实现交易的县(市、区)。
三是践行生态文明,奋力谱写美丽浙江建设柯桥篇章。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拟定创建路线,明确时间任务,对涉及指标进行梳理评估、查漏补缺,总结提炼特色亮点成果,争取入围省美丽办推荐名单。夺取“大禹鼎”金鼎,对存在的短板,加强分析研判,找准症结、建立清单、合力攻坚,确保成为绍兴首个成功夺鼎的县(市、区)。开展省级减污降碳区域示范试点,探索推动柯桥印染行业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创建,研制纺织产业碳足迹核算标准,积极申报第三批省级低(零)碳试点镇(街道)、村(社区)。创建省级“无废城市”,促进全区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争取全省资源综合化利用现场会在我区举行。推进“数智蓝网”一期应用,加快二期项目开发建设,结合环境统计与排污许可国家试点要求,协同推进省环保e企管、市蓝天应用高位瞭望分舱建设试点任务,打造一批具有柯桥辨识度的示范应用。深化“千万工程”,推进3个风貌样板区(金柯桥CBD城市新区风貌区、鉴湖渔歌传统风貌区、书香兰渚县域风貌区)建设,建成1个省级风貌样板区,力争挂牌1个“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
四是坚守安全底线,全力防范化解环保领域隐患风险。强化杭州亚运环境保障,牵头编制实施亚运会环境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等各专项方案,建立大气污染源调度和水污染管控清单,开展环境质量会商预报、环境问题排查和专项执法行动,全力落实亚运会期间各项应急减排措施,确保不发生重大群体性上访(越级访)事件,确保不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在今年369家企业开展环保设施安全评估的基础上,对评估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回头看”,开展三类“园区、企业、设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化工企业危化品泄漏应急处置环境应急演练,对发现安全隐患问题严格落实措施。落实督察问题整改,推进2022年省委生态环保专项督察交办信访件、反馈问题及现场督察交办问题整改,提前完成平水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举一反三”问题整改,对已销号信访件加强常态化督查,巩固整治成果,严防反弹回潮。坚持依法督查监管,深化双随机、联合执法等机制,结合柯桥区产业特点,紧盯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精准打击突出环境违法行为,完善环境信访预警、研判和处理机制,维护群众健康和环境安全。
各位代表,做好2023年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区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指导监督,虚心听取区政协的意见建议,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擦亮柯桥高质量发展的金名片,为建设“国际纺都、杭绍星城”汇聚强大绿色动能。
(注:报告中环境质量数据以国家、省通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