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闸
发布日期:[2014-08-15] 浏览

唐小燕

    三江闸位于钱塘江、钱清江和曹娥江的汇合处。该闸有闸洞二十八孔,用二十八星宿名称编号,所以也叫“应宿闸”。明代嘉靖十六年(1537年),由绍兴知府汤绍恩主持修建,是中国著名古水利工程之一。
    三江闸全闸长108米,是绍兴和萧山两地水流的主要出口,泄水流域达2520平方公里。闸址在岩基峡口处,闸墩和闸墙用大条石砌筑,墩侧凿有装闸板的前后2道闸槽,闸底有石槛,闸上为石桥,闸两旁修堤400丈和海塘衔接。
    萧绍平原江河纵横,湖泊棋布,山明水秀,景色格外迷人,是有名的鱼米之乡。而在古代,山阴、会稽、萧山三县地势低下,上承千山万壑之水,一遇淫雨连绵,山洪瀑发、泄水不畅,农田庐舍就会遭淹;又因钱塘江水位较高,每年八月大汛,怒潮似排山倒诲,狂澜倒灌,无数良田沦为沧海,待到潮退水落,留下一片茫茫荒野,百姓深受水患之苦。为了阻挡钱塘海潮侵袭、及时排出内涝,古人便在萧、绍两地的东、北筑起海塘,沿塘共建立二十几处水闸。但由于钱塘江潮猛水急、流沙严重、闸基不稳,这些水利设施往往效果不佳。
    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年),汤绍恩出任绍兴知府时,三江口淤沙十分严重,内水不能外泄,积涝成灾,旧塘损毁,不能蓄水。次年又遭大旱,田无颗粒之收,民有易子而食。汤绍恩到任以后,决心建闸治水。嘉靖十五年,他亲自到沿海一带,实地察看山川地势,了解河道流向,在彩凤山与龙背山之间倚峡建闸,历时九个月竣工,全闸28孔,长310尺,并在闸外加筑大堤,形成外扼潮汐、内主泄蓄的三江水系,从此,改变了山阴、会稽、萧山三县水利状态,对发展农业、渔业、养殖业、航运等具有极大作用。
    修建三江闸的石料是从大洋山采运来的。工程分为基础、梭墩、闸门和桥面四个部分。先是平整岩层,凿出榫卯。然后在岩石上每隔一定距离砌筑梭墩。所谓“梭墩”,是因为墩子形状像是梭子,两头都是尖尖的,减少流水冲力,所以术语也叫“分水”。梭墩用一块块重约千斤的大石,自下而上筑成。最下面的一层,与岩层合卯,再灌注生铁,不致因为流水冲力而走动。每层每块大石之间,也有榫卯衔接,并用灰秫胶住,每隔五洞置大梭墩,比较关键的地方只隔三洞,恰如中流砥柱。为了将砌筑的大石块运上去,建闸工人聪明地砌石一层,封上一层,叠石越高,堆土也越高越阔。土堆是有斜坡的,大石块就这样拖推上去。铺设桥面也采用同样的方法。梭墩之间就是闸洞,深浅不一,依天然岩基而定,最深的达5.14米,最浅的仅3.40米。在每个闸洞底下的岩基上,设置内外槛,以承闸板。
    为观测水位,三江闸建立两个水则(古代水尺),一个设在闸址,一个设在绍兴城里,起到校核水位的作用。水则分金、木、水、火、土五划,以示水位高低。水至金字脚,全闸开启;至木字脚,开十六孔;至水字脚开八孔;夏至火字头、冬至土字头全闸关闭。闸门由三江巡检代管。“启闭唯看水则牌”,平时按水则督促闸夫开闸闭闸。三江闸后经历代维修,发挥效益近四百五十余年。建国前较大的修理就有6次,重要的维修有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户部侍郎肖良干的大修;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的整修等。
    三江闸增强了外御潮汐,内则涝排旱蓄的作用,使萧绍平原八十万亩农田的水旱灾害锐减,原西小江沿岸一万多亩咸卤之地成为良田沃土,保护了这一带的环境,还为航运、水产等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年填海家家怨,今日宁澜处处烟”。人们非常感激这位知府大人,即使在他九十七岁于四川家乡病逝之后,还在三江闸旁专门为他修建了寺庙,“岁时奉祀不绝”;1987年在三江闸西侧建造的公路大桥取名“汤公大桥”,也是为了纪念汤绍恩。
    沧海桑田,三江闸就像一名卫士,默默地守护着三江口。直到1972年7月,在三江闸下游筑堤封堵入海口,将其变成内河节制闸。1979年,在三江闸北五里处,另建成了正常泄水流量为528立方米每秒的大型现代化水闸新三江闸,三江闸遂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如今,三江闸闸面以上的启闭房早已被拆除,闸面改筑成公路路面,称老闸桥,三江闸下部结构仍保持原貌,成为浙江省历史文物长期保存下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