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二次创业”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发布日期:[2014-08-14] 浏览

——在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主任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魏阳林
(2014年7月10日)

    中国轻纺城始建于1988年,到现在已历经20多年,市场从昔日的“棚式布街”变成了如今的“世界布市”,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专业市场。中国轻纺城发展历经两个阶段,1988年到2005年是轻纺城传统交易市场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的“一次创业”阶段,也就是“生存创业”阶段;2006年至今是轻纺城“二次创业”阶段。“二次创业”,就是“生态创业”阶段,是使知识产业成为龙头产业,用知识运营来带动资本运营,用资本运营来带动资产运营,用资产运营来带动产品运营,用产业结构升级来带动产品更新换代的阶段。2006年,绍兴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国轻纺城的若干意见》,确立“国际纺织之都、现代商贸之城”的发展目标,推进中国轻纺城集群化、现代化、国际化建设步伐,致力把中国轻纺城打造成为全球经营规模最大、商务成本最低、交易品种最多、服务环境最好的纺织品专业市场,着力把中国轻纺城打造成为国际性纺织制造中心、国际性纺织贸易中心、国际性纺织创意中心,这就是中国轻纺城的“二次创业”目标任务。
    今天,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主任会议专题视察轻纺城“二次创业”以来的发展工作,这充分表明了区人大常委会对轻纺城“二次创业”工作高度重视。下面,我就轻纺城“二次创业”以来所做的工作及下阶段深化“二次创业”谈几点想法:
    一、轻纺城“二次创业”以来的发展成绩有目共睹
    中国轻纺城“二次创业”至今,已经有八年多了。在这八年多里,中国轻纺城从市场布局、市场建设、市场招商、市场管理及市场影响力等方面都得到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五个“抓”上:
    1、抓规划,推进现代市场布局。在《关于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国轻纺城的若干意见》指导下,科学编制中国轻纺城市场发展战略与空间布局规划。这个规划,提出了中国轻纺城的现代市场发展体系,对市场发展中的有形市场、无形市场与配套市场进行了合理安排和科学布局。
    2、抓发展,加速现代市场建设。2006年以前,中国轻纺城只有南部传统交易区和西部原料交易区。通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南部的传统交易区、北部的创新发展区、中部的国际贸易区、西部的钱清原料交易区和东部的物流仓储配套区等五大市场区域格局,市场群总面积扩展到365万平方米。2005年,中国轻纺城市场群成交额449.4亿元,到2013年,市场群成交额达1105.03亿元。
    3、抓招商,促进现代市场隆市。坚持经营户与采购商并重、招商与留商并重、国内招商与国外招商并重,通过广告招商、定向招商、会展招商、中介招商、网络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途径,吸引和集聚境内外规模企业、品牌企业入驻经营。市场从原来的以原料、面料市场为主向上游的化工、机械、坯布,和下游的服装服饰辅料、家纺成品扩展。市场群注册经营户由2005年底7900余家增加到目前27335家,外商机构由2005年187家增加到目前1142家。
    4、抓管理,提供现代市场服务。加强市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做好知识产权保护与纺织品生产、监测与保障工作,切实保护市场原创积极性,激发生产企业与市场经营户创业创新。加强市场服务管理,为经营户提供一站式、一条龙的便捷服务,依法规范市场经营行为,着力降低市场商务成本。加强市场技术中介服务,着力为市场经营户提供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等服务。加快“网上轻纺城”建设,积极引导市场经营户开展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业务。加强市场配套服务,完善交通运输、物流、仓储等市场配套设施,建立数字化市场管理平台,全力维护市场稳定。
    5、抓品牌,提升现代市场影响。柯桥纺博会升格为国家级展会后,办展理念和水平不断提高,纺博会在“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办展上均取得新突破。“中国·柯桥纺织指数”的行业指导性、数据影响力、业内知名度不断提升,目前已成为国内最为权威的纺织品参考信息之一。大力推动“布满全球”系列对接活动和纺织创意建设,让全新的经济形式与传统的纺织行业互相融合、彼此渗透,实现传统纺织产业的新转型。
    二、与周边先进专业市场发展相比存在的差距
    为了更好地了解、掌握轻纺城“二次创业”与周边市场的比较优势和劣势,前段时间在调研轻纺城“二次创业”同时,对义乌小商品城和海宁皮革城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使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轻纺城市场横向比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市场的科学布局方面尚有差距。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由义乌国际商贸城、篁园市场、宾王市场三个市场簇群组成,义乌国际商贸城是中国小商品城顺应市场国际化发展需要而建造的现代化批发市场,是小商品城的核心工程。商贸城从2001年规划兴建,总规划用地35平方公里,由原城区众多小市场北迁扩容而成。周边已建成会展中心、联托运市场、世贸中心等配套设施,至今已在义乌城北形成小商品城的核心交易区。海宁中国皮革城2005年从城区整体搬迁至城市西南,经过七、八年的扩容完善,目前已形成了由6大交易区和品牌风尚中心、时尚产业园、网商创业园、皮革研究院、五星级酒店等5大配套服务区组成的整体市场交易集中区。两大市场的布局很好地解决了现货交易与物流和交通问题。而从中国轻纺城现状布局看,当前已经形成的“南北中西东”五大市场区与柯桥区的城区互为一体,形成了城中有市、市中有城的格局。这种市场布局对照现代市场的科学体系还是有不少差距,主要存在在传统交易中的许多不便之处,如停车难、参观难、转场难、装卸难、通行难等。
    2、在市场的龙头掌控方面尚有差距。义乌小商品城的客源有许多来自国外,在义乌常驻外国客商1万多人,分别来自215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有12家海运公司在义乌设有办事处,20多家跨国零售集团常年在义乌采购商品。义乌在增强本体市场竞争力的同时,还在全国范围内通过股权收购或与当地政府合作等方式,拓展了18个小商品批发市场,从而形成了以义乌小商品城为母市场的全国小商品批发市场网络。海宁中国皮革城在继续加大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和皮革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同时也加快了全国连锁布点,巩固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目前已分别在辽宁、江苏、河南、四川、黑龙江、湖北以及北京设立连锁市场,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皮革交易的龙头地位。中国轻纺城“二次创业”以来,市场产业链从原来的以原料、面料市场为主向上游的化工、机械、坯布,和下游的服装服饰辅料、家纺成品扩展;产品从原先以经营化纤面料为主向化纤、棉、毛、丝、麻等各类面料及成品共同发展转变,2013年市场群成交额达1000多亿元,就中国轻纺城的发展来说已经做到了又大又强。可是从全国范围来看,虽然纺织指数由轻纺城发布,但其对轻纺交易的影响力还不够。现货市场也只是做大了在柯桥的本体市场,对国内其他纺织比较集中的区域的市场布局或掌控力度不够,纺织品交易的龙头地位不够明显。
    3、在市场的现代交易方面尚有差距。市场的现代交易方式有实体市场,还有虚拟市场。这方面义乌的中国小商品城做得比较突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在发展本体市场、拓展子市场的同时,大力开展电子商务平台交易方式。主要利用四种模式来开展电子商务:一是与阿里巴巴国际站、环球资源网等合作设立大额贸易批发的第三方交易平台;二是与速卖通、敦煌网等合作设立小额贸易批发的第三方交易平台;三是与亚马逊等网站合作设立国际零售的第三方平台;四是建立独立的B2C模式零售平台——义乌购,通过打造“一站式”网络直销平台。2013年义乌市场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了856亿元。2011年,中国轻纺城启动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目前,网站注册会员达180万个,开通网上商铺50多万家,吸引69503家纺织企业和经营户入驻经营,2013年实现网上交易59.38亿元。与义乌小商品城的电子商务开展相比,主要在平台设立、观念开拓、政策支持、人才引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三、深化发展轻纺城“二次创业”的几点思考
    面对成绩我们要不骄不躁,面对差距我们要坦然。当前的国际形势变幻多样,经济虽然严峻,但发展不可阻挡,今年是国家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中国轻纺城的“二次创业”也将进入深化发展阶段,下面我对深化发展轻纺城“二次创业”工作谈几点思考:
    1、做好传统市场与现代市场共同发展的文章。传统市场是基础,现代市场是创新的交易形式,现代市场的发展要依托传统市场的集聚优势,传统市场的发展要借助现代市场的流通优势。传统市场的建设要与城市功能的提升进行有机结合、互为促进。要继续加强市场招商隆市工作,利用轻纺城市场企业和境外办事处的资源优势,开展与国内外纺织集群、专业市场的对接。要继续加强对市场存量营业房的招商,有计划、有步骤将相关市场存量营业房逐步推向市场。在发展传统贸易方式的同时,要大力发展旅游购物、现代零售、专卖等聚集人气的交易方式。把传统市场与现代市场、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综合市场与专业市场、实体市场与虚拟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创新网络交易、网络购物等新型贸易方式,全面提升电子商务战略。一要继续推进“网上轻纺城”建设,以“网商集聚区”为目标,着力破解网上市场发展瓶颈,大力发展网上交易。二是要加快网上家纺、网上窗帘等专业网上市场的建设,丰富网上产品,提高成品批发的便利度。三是要拓展网商服务范围,推出更多类型网商服务项目,提高会员商铺的运营质量,引导并帮助更多商户尝试纺织品网上销售。
    2、做好主体升级与配套完善共同推进的文章。科学规划布局柯桥城乡建设,合理划分市场交易、产业集聚、物流服务、总部经济、城市生活、生态休闲等功能区。对“南北中西东”五大市场主体交易区要做好市场转型升级与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同步发展的文章。轻纺城要引进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大力提升在现代市场中主体市场的支撑力度。要鼓励区内经营企业引进各类技术人才,发展创意产业,提高知识含量,加强产品的竞争力。在加强主体市场升级的同时,必须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一要促进商贸市场与流通企业、生产企业三者的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市场发展与制造业发展的互促联动机制。二要大力发展与制造业和市场建设相关的服务业。重点是要创新物流业态,全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现代物流体系。要将轻纺城已有的物流体系升级与我区交通体系建设相结合,全面整合我区物流资源。做大做强第三方物流,培育一批综合性、国际化的大型物流企业。三是要提升市场管理水平。推行市场标准化管理制度,加快建立具有国际水平的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要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市场清理整顿,打击花样侵权、假冒伪劣、价格欺诈、合同诈骗等违法违规行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要建设现代市场信用体系,建立市场主体的信用分级评定体系,加强企业道德建设,健全市场的征信管理办法,完善网上商品交易信用保障体系,维护公平竞争的贸易环境和市场环境。
    3、做好国内拓展与国际贸易共同增长的文章。要继续做大做强轻纺产品交易,在国内要提高区域合作水平,要多方位考察国内轻纺市场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的布局,特别要注重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的优质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资源的整合,可以采用合作或收购等多种方式来促进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互利互惠。在加快国内市场拓展的同时,还要继续加强对国际市场的开拓。要充分运用同一种资源、同一个市场的理念,坚持国际与国内市场共抓,出口、进口、转口贸易并举,着力在“拓外需、强内需、扩进口、育转口”上下功夫,抱团“走出去”开拓市场,组团“引进来”繁荣市场。要充分利用纺博会和“布满全球”这两个平台,加快构建区域化、国际化市场网络,着力加强轻纺城市场跨地区、跨区域网络互联互通,推进信息共享和物流运输一体化,推动轻纺城市场贸易结构向内外贸一体、形成统一的国内外市场转型。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