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施善者
发布日期:[2014-06-27] 浏览

吴社余

    值得欣喜的是,现在公交车上乘客主动让座已渐成风气,但对别人让座不说声“谢谢”的却似乎听得多了起来,实在让人遗憾。我们的社会应该呼吁:对包括让座在内的所有善举都应给予尊重和回报。
    长期以来,人们在观念上总认为:一个人做了好事后,不留名、不声张、不图报是理所应当的;相反,如果施恩图报则有“动机不纯”之嫌。在西方国家,与我们“施恩不图报”的思维却有着明显不同。
    有这样一个故事:去年夏天,在德国留学的中国青年杨立,在一次自行车旅行途中,捡到一个装有几千欧元和几张信用卡的皮夹,他马上把皮夹送到当地市政厅,随后悄悄离开了。两天后,他所到的另一个地方的警察把他请进了警局,原来他送交皮夹的小镇镇长打电话找他,要他回小镇领取500欧元的资金和一枚荣誉市民的奖章,杨立当时谢绝了。但当镇长把寻他的经过一说,让他很是感动。原来,杨立离开小镇后,镇上的人也只是听说他在沿莱茵河旅游,但具体方向不明,小镇警局只得把杨立的相貌拼图电传给下游两岸的10多个城镇的警局,发动了百余名警力,才把他找到。如此大费周折,杨立很不理解,而镇长的一番话终于颠覆了他对“施恩不图报”的理解。镇长说:“……那些奖励你可以不在乎,但你必须接受。因为那不仅是对你个人的认可,也是整个社会对每个善举的尊重。对善举的尊重,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也让我们有资格去劝勉更多的人施援向善。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你的无私而放弃履行自己的责任。”杨立终于答应回到小镇,因为他明白自己实在辜负不起那份尊重。
    如果善举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长此以往,就会在人们心中留下这样的阴影:好心给你让座,倒像是欠你似的,连声“谢谢”也没有,以后还让什么座啊?那样的话,文明正气还能弘扬吗?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