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桦
我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写作人大信息的一些体会。
一、带着感情写,确保信息有“温度”。任何事情,只要带着感情去做,一定可以做好,人大信息工作也是如此。我与区人大有着不解之缘,在县报社工作期间,我一直都是联系人大的记者,多次参与采访区人代会、人大督查、视察等活动,还多次与区人大领导一起考察,参加人大信息工作培训,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人大的领导和同事也非常关心我,已经把我当成了半个“人大人”。如今,我虽然已调离县报社,但承蒙镇人大柯主席赏识,委我以人大信息员的重任,与人大工作再次“续缘”。有了这份感情基础,我对每一篇人大信息,自然都是带着“温度”去写。每一位人大代表,我都感到很亲切,尽力把他们的人物专访写好;每一次人大活动,我都积极主动参与,尽力把活动写实、写活。因此,我写的人大信息录用率较高。
二、多留心眼写,确保信息有“角度”。我曾经是一名新闻工作者,如今岗位也天天与材料、信息、宣传工作打交道,因此对人大信息采写不陌生。要说技巧,首选就是找准角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角度可以决定一篇信息的生命。同一篇信息,有没有找准角度写,效果大不一样。但目前人大信息也有一些通病,比如常规写法太多、切入点太大,写得面面俱到,经常会错失一个好的角度,造成信息黯然失色。要善于发现亮点,寻找可取之处,以最佳角度、最新视觉、最优表述,去反映最独特的信息内容,而不是写一篇全方位的汇报材料。比如去年7月24日刊登在县报头版的人大新闻《实事工程进度代表打分评议》,我就是找了一个代表为镇民生实事工程的开展情况现场评议“打分”的角度,以此触动群众的兴奋点。因为群众关心的不是评议本身,而是代表评议有没有起到实际作用,而这样的督查活动,切切实实推进了工程的进展,恰恰可以满足群众的期待。
三、花费心思写,确保信息有“深度”。从一名新闻工作者转型为基层工作者,我肩上的压力没有减轻,反而工作更多、担子更重。在安昌镇,我不仅独自承担着主要领导的大材料、大报告起草工作,上级部门各类信息的报送工作,还兼任着团委、民政、宣传、政协、统战等线上业务工作,同时还是驻村指导员和联厂干部,经常要下村厂开展工作。这些岗位非常锻炼人,同时也为我提供了很好的获取信息的渠道。平时工作中,我善于忙中偷闲,弹好“钢琴”,做好结合文章,写好人大信息。去年我们安昌镇人大创新推出代表联系选民网格化制度,我没有从制度本身来写,而是写通过制度实施,人大代表实实在在开展活动并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经过深入采访,我采写了一篇《传递正能量 代表在行动》,从人大代表为民代言、倾听民意、调解矛盾和访贫问苦等四个方面,通过几个鲜活事例,展现了安昌镇实施代表联系选民网格化制度取得的实效。这篇信息后来刊登在《绍兴人大》第六期上,同时,我还与《浙江人大》杂志联系,根据杂志编稿要求,从“代表民意不留盲区”的角度,展现安昌镇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的生动实践,经过三易其稿,最后也刊登在《浙江人大》143期上。
人大信息工作任重道远,学无止境。今后,我一定会更加“眼勤、脚勤、笔勤”,踏踏实实写好每一篇人大信息,为推进人大信息工作作出更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