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方桥伤科
发布日期:[2014-05-04] 浏览

施沛霖

    有一首民谣:“清明时节雨潇潇,路上行人脚跌跷。借问伤科何处有,牧童遥指下方桥。”此歌谣是巧借杜牧脍灸人口的七绝《清明》诗的戏谑之作,通俗恢谐,朗朗上口,易懂易记。它告诉世人,要看伤科,请到下方桥。由此足见下方桥伤科名闻遐迩,妇孺皆知;足见其医术精湛,故有口皆碑。
    下方桥伤科,世居下方寺(又名“寿量寺”,解放后为齐贤区校校舍)里西房。源于河南嵩山少林寺,历代沿袭业已八百余载。鼻祖稽幼域,字霞坡。为少林武师徐神翁俗家弟子,武术医术俱精。宋高宗南迁,幼域护驾至临安(杭州),在玉皇山善风草堂定居修行,悬壶行医,钻研医术,为民治病。生一子名绍师,绍师子承父业。明清之际,其中一支居山阴下方桥(今齐贤)禅寺,有宏达祖师授钵南州和尚,再传于张梅亭、王春亭。梅亭因家道贫寒,自幼入寺,好学敏求,独得秘传,后医名日盛。他不仅医术高超,且医德高尚,为方便患者,逢农历“一、四、七”在下方桥寺中坐堂,“三、六、九”至绍兴城内宝珠桥河沿观前应诊,“二、五、八”则赴萧山县城坐诊。久而久之,“三、六、九”便成了下方寺里西房伤科的代名词。梅亭传子授徒共六门,至今有张、吕、傅、单、王及在杭另一支脉,约十余家操其业。里西房“三、六、九”伤科,是一门以少林武术为基本功,以讲究手摸心会、法随心转的独门手法整骨理筋,以生鲜草药、秘制膏药内服外敷,有独到之效。建国前后,傅、单、吕三家均在下方桥行医疗伤为业,声名日隆。近代传人傅松春(已故)、单进邦(已故)及其子弟,先后在下方桥(齐贤)医院、安昌医院、现今的区中医院效力。傅松春老先生为1984年绍兴市卫生局第一批市名老中医。当今新的传承人傅(区中医院、安昌医院)、顾(区中医院)、陆(齐贤医院)三姓声誉鹊起。由于国家的重视,伤科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伤科”更名为“骨伤科”,其名更为确切。骨伤科受益其宗,至今已遍地开花,传承创新,“杏林妙手”不断涌现,更加惠及百姓。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