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光炳
旧时,下方桥、陶里一带农村,农家灶有大灶、抱子灶、壁灶、缸灶头,可谓五花八门,形式多样。
一走进灶头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to)灶。大灶在灶头间里说得上是件“庞然大物”,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大灶有两种:即三眼大灶和双眼大灶。三眼大灶一般为大户人家有,灶台特别宽敞,有三只镬支口、三只灶窝膛,一个灶司堂。三只铁镬放上后,靠墙壁一只称里镬,向外侧依次为中镬和外镬。多数人家,里支口上放尺八大镬,中间放尺六镬,最外边一只是尺五镬。常见的是尺五镬里炒菜,尺六镬里煮饭,尺八镬里烧饲料或遇上“红白”大事时厨师“套蒸笼”。镬与镬之间很紧凑地插放进两只汤锅。只要一动灶火,菜饭烧毕,汤锅里的水也热了,供洗脸洗手之用。灶面上靠镬外侧有一条流水沟,洗刷的水可沿沟出墙洞流入屋外阴沟之中。这墙洞,当地百姓称其为“水界坝”。灶栏是用较粗的杉木做成,一直一横成直角,与灶面粘砌在一起,炒菜、盛饭时,灶栏上面可放碗、盘之类器皿。烟橱上面的灶司堂里都贴有“灶司菩萨”的画像,或放上一块刻有“东厨司命之神位”木质神牌。大灶的镬口上方,有一木架,叫镬盖架,其上面可放几只镬盖,边上可挂饭架和箸笼(装筷子的器具)。烧火的燃料,山里人家烧叶柴、松毛丝、樘柴,陶里、下方桥一带以烧稻草、麦杆草为主,靠老海塘的还烧一些棉杆和麻杆。灶肚里冒出来的烟,由烟橱通过靠墙烟囱穿过屋顶排出。三只灶肚口,砌有与灶宽度相等的灰仓。旧时,大灶的朝向很有讲究,灶肚门总要朝南或朝东。灶窝膛常有正背两面,正面放镬枪、菜刀等炊具,背面常放一些火柴、碱块、花椒瓶之类的物品,起防潮作用。在大灶的正面壁上,还有聚宝盆、鲤鱼跳龙门及梅兰竹菊等彩画,以求全家吉祥如意。
双眼大灶与三眼大灶相比,只不过是少了一只镬,灶身稍短一些。多数农家砌一尊双眼大灶已是绰绰够用了。
还有一种特殊形状的灶,叫抱子灶。抱子灶是一乘紧挨着大灶的小灶,一般在镬支口上放一只尺四镬,多数是家中吃饭的人时多时少,人少时为节约点柴草而备用的,它虽小,但也有一只烟洞与大灶烟橱、烟囱相通。小巧玲珑、使用方便。
壁灶,也称“壁风炉”。灶很小,多为烧一壶茶而用,嵌在灶间的“火墙”里,上放一只“铜吊”(铜茶壶),故称壁灶。
缸灶,也叫缸灶头。旧时多为贫穷人家所用,是在一只破缸头上用烂泥砖块搭起来的,无烟囱,烧起来烟、火都从灶口出来,烟灰飘浮,满屋烟尘。但缸灶头也有一个优点,如农家摇船出门,只要缸灶头一掇,在船头上一放,与其他炊具为伍,便可烧茶、炒菜和煮饭。
前面所述的几种灶,历时几千年,形式上虽代代有所改进,但都为泥灰、砖石所砌,直到现在,农村中还存在着它顽强的生命力,但与待之而起的燃气灶、电饭煲、微波炉相比,有所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