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清廊桥
发布日期:[2014-12-16] 浏览

顾鹏程

    位于钱清西后街环翠公园旁的一座廊桥,长虹卧波,气势恢宏,但令人诧异的是,钱清人偏偏把它叫做浮桥。为何把这座廊桥叫做浮桥?说来还有一个历史故事。

    钱清之兴,与晋代贺循开凿西兴运河有关。因其位于西小江与运河交会处,在以水运为主的年代里,钱清成为东达明州(宁波)、南去金衢、北往杭苏的航运枢纽,商贾云集,十分繁华。

    南宋,当时的西小江水深江宽,流急浪大,江上无法建造固定的桥梁,只好建造随水升降的浮桥应急。据当时《嘉泰会稽志》载,西小江浮桥由12只船联成,桥长36丈,宽17尺,浮桥因此也被称为舟梁、舟桥、桥航和浮航,“浮桥”由此而名。诗人陆游在《夜漏欲尽行度浮桥至钱清驿待舟》一诗中也对它有过描述:“潮生抹沙岸,云薄漏月明。江头晓色动,鸦起人未行。扶携度长桥,仰视天宇清。遥怜系舟人,听我高屐声。水槛得小憩,一笑拄杖横。澄漪弄孤影,微风吹宿酲。湛然方寸间,不受尘事撄。寄语市朝人,此乐未易名”。

北宋,在西兴运河上航行要经过江堰,所建者便称钱清为旧堰,当时过堰的大船船长10丈、高8尺,似屋形,广1丈2尺。嘉泰元年(1201年),浙东茶盐提举叶籈别建新堰,亦为南北两堰,堰旁建住房及牛棚,新旧两堰并用,水路畅通。

    元朝至正十八年(1358年),张士诚大将吕珍镇守绍兴,在钱清西小江上筑城,跨江南北,在东西两头作栅为浮城于江上,以通舟船,谓钱清为水城,以控扼运河及钱清水道,防御明兵。可见,元朝时钱清西小江还是一个江阔波汹的水上要塞。

    明代成化中期(1475年左右),钱清西小江上游的浦阳江改道由闻堰入钱塘江,潮水已无复险阻,有江之名,无江之实,西小江也因此缩小成了一条河。钱清堰废,原先的新旧坝不复存在,只留下了“浮廊下”“江沿下”“壕湖沿”等地名。至明弘治七年(1494年),浮桥被改建成了一座三孔的石梁桥,每孔桥面用六块大长条石平铺而成,桥坡、桥面两边桥栏也是长条石组成,周边依次建起了房屋和街巷。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黄宗羲作《余姚至省下路程沿革记》,追述了宋代以来过钱清西小江的艰险:“运河半贯其中,高于江水丈余,故南北皆筑堰,上水别设浮桥渡行旅。大舟例剥载,小舟则拖堰而过”。

    随着水利和水运事业发展,1971年经绍兴县革命委员会拨款,在钱清河南岸潘家祠堂西侧与北岸兰秀弄堂口,易地架起一座钢筋混凝土的土桥,于是就把那座三孔石梁桥拆除了。之后又在西后街运河上,新建一座沟通市镇南北的廊桥,使得钱清老街上的交通更为便捷了。

    “浮桥”的历史变迁,彰显了钱清交通的巨大变化。如今,崭新的钱清廊桥已经呈现在人们眼前,但六十周岁以上的人们仍然亲切地称它为“浮桥”,这是一种习惯、一种历史情结。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