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洪箭头”
发布日期:[2014-12-16] 浏览

孙水根

    一排排现代化厂房、一条条宽阔的柏油路、一片片绿色的树林,滨海开发区正以杭州湾绍兴工业新城区、机制创新实验区、统筹发展示范区的崭新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这座现代化的工业新城,对柯桥区、绍兴市的经济贡献率已举足轻重,令人刮目相看。

    望着滨海开发区的新貌,人们不能忘记上世纪围海造田、英勇牺牲的前驱者。

    位于滨海开发区内的马鞍镇新围村飞跃闸东侧200米处有一个“徐长洪箭头”,凡在海涂居住的人,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十二三岁的“红领巾”,都知道这个徐长洪“箭头”。

    筑坎围海,需要对潮水正面冲击力特别大的地段增加抛石、延伸坝长,这些特殊加宽、箭型的塘坎,人们就习惯叫做“箭头”。这个“箭头”为何前面冠以“徐长洪”名字,那是因为徐长洪等七位同志在这里为护塘而献身。

    徐长洪是绍兴柯桥项湖人,出身贫农。在旧社会,他父母因养不活姐弟几口人,就把他的姐姐送给别人当童养媳,解放后好几年才认亲。徐长洪十三岁时,因生活所迫,跟人去嘉善农村,给地主家放牛干活,从小吃了许多苦。新中国成立后,徐长洪一家和千百万劳苦大众一样,翻身得解放。解放初期,他还有幸成了项湖乡乡长,后来担任了州山乡副乡长,专门负责农业生产,成了一名国家干部。他内心感激共产党,立志做一名忠于党、忠于人民,勤政廉政的人民公仆。他身材中等,健康结实,长方型脸相,嘴巴有点大,常露笑容。他穿着俭朴,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助人为乐,严于律己,当地百姓都夸奖他。1966年,全国爆发“文化大革命”。1968年,他被下放到马鞍姚家埠五七干校学习劳动,后来担任了该校革命领导小组的第一副组长。次年春季,全县围海造田战斗打响,他就参加了围海造田、扩大土地、种粮种麻的艰苦繁重工作。累活、脏活、险活,徐长洪总是抢着干,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当时,徐长洪从乡里派去海涂指挥部,担任的是乡围海造田总指挥。围海造田工程巨大,是与海龙王的“争雄”、与大自然的决战,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抛石筑坎采用的是人工作业法,风险很大。海潮汹涌,如百万雪狮,势不可挡。有时数以十计、百计的围海抛石倒入海中,如泥牛入海,一去不复返。如果抛石不扎实,新筑海塘被潮水冲坏或海浪击坍是常有的事。因此,围海指挥部的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每晚必须去海塘上巡查,及时处置险情。

    1969年4月17日,星期四,农历三月初一,大潮。深夜,刚刚结束政治学习的徐长洪,放心不下新围的大堤,代替县里下放到海涂的一位女干部上塘巡查。他和其他干部打着电筒出发,走到徐长洪“箭头”工地时,不幸遇到涨暗潮。黑暗中,一条雪白的潮头犹如从地中突然钻出来的水龙,龙头足有三层楼高,没等巡防队员反应过来,就劈头盖脸地砸了下来,将徐长洪等巡防队员打入水中。徐长洪从小在山区长大,不识潮性,落水后在黑夜中无处可攀,就这样与其他6名干部消失在茫茫大海中,直到五六天后,人们才在萧山附近的沙滩上发现了他的遗体。那时,他已经面目全非。

    徐长洪替别人巡夜,抛下了年迈的母亲、恩爱的妻子和年幼的5个子女,英年早逝了。噩耗传来,人们悲痛万分。徐长洪为人民利益而牺牲,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当时,为了学习徐长洪“服从组织,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勇于牺牲”的精神,县围垦海涂指挥部在徐长洪等七位同志因公牺牲的地方,建起了书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纪念碑,“徐长洪箭头”就这样声名远播。每逢清明节,当地学校都要组织师生去徐长洪箭头扫墓,对学生进行爱国爱乡教育。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