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村”——新围村
发布日期:[2014-10-21] 浏览

孙水根

    中国有本《百家姓》,滨海有个“百姓村”。“百姓村”——新围村的形成是柯桥区(原绍兴县)人民的骄傲。如今,随着滨海大开发、大拆迁、大发展,它正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1968年12月,当时的绍兴县为改变田少人多、粮食紧缺、农副产品资源贫乏的状况,提出了“向海涂进军,向海涂要粮”的口号,数以万计的围海大军肩背铁耙,手提畚箕,克服当时陆路不畅、缺少大型机械、缺少货运装载汽车等困难,依靠人工和农用船,运石填海,搬土筑坝。他们在海涂上掘土、挑土、抬石、抛石、挖河、筑坝……打响了一场战天斗地、气壮山河的“围海战”。当时,围海条件很艰苦,民工吃的是馒头、杂粮和薄粥,青菜、芋艿加萝卜。晚上,他们大都住在斗门、齐贤、荷湖、马鞍、丁家堰、新成、南塘头一带。住的是临时草棚,床底垫的是稻草,睡的是地铺,照明用的是矿烛、煤油灯,每天收入也不过1至2元钱。但是,围海民工却不怕苦、不怕累。那时,农村缺少自行车,出门大多靠步行,他们每天早出晚归,从歇脚营地到工地往返最多的达10多公里,但始终没有怨言。在围海工地上,高音喇叭喊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广大围海民工“出门早点走,恐怕掉人后。能挑一百斤,不挑九十九。”经过几十天的奋战,8000余亩涂地就这样“围”入绍兴人民的怀抱。
    起先成立垦种队,改造盐碱地。沙性土壤做不好田塍,他们就用尼龙薄膜作“挡土墙”,从里畈摇来粘性泥土进行加固。土质贫瘠,他们就在一家一户中收来猪粪、鸡粪、鸭粪、鹅粪,改良土质。土壤碱性严重,种不好水稻、瓜果,他们就在多种植物中,筛选种植耐碱性的“咸青籽”。他们采取挖塘养鱼、抬高涂地、控制碱性回潮等各种办法、多种技术措施,改良农田。
    1971年,围海造田初获成果后,县里动员人民群众进行移民,建设海涂第二故乡。一大批有识之士怀着对海涂美好未来的憧景,扶老携幼,全家迁至海涂。当时全县移民的有61个公社,移民就以原公社为单位,设立61个移民小队,由绍兴县围海指挥部直接领导。
    移民来自山区、平原,包括现在越城区东浦镇、鉴湖镇、皋堰镇、富盛镇、孙端镇、陶堰镇等地的人员。1976年,成立移民大队,将61个移民小队合并为17个生产队。现新围村与农渔村合并后,增加到19个村民小组、921户人家、2515人。全村拥有2602亩耕地,143个姓氏的村民,是一个集绍兴地方风俗习惯、文化特色和地方口音的“百家姓”大村,是一个典型的“绍兴缩影”,故有“小绍兴”、“百姓村”之称。
    三十多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广大村民“战台风、斗恶浪”,把昔日“潮来一片白茫茫,潮退一片滩涂荒”的荒野之地,改造成了“田肥、粮丰、瓜果香、蟹兵蟹将游四方”的现代化农业园区。村办个私企业,形成了纺织、饲料、饮用水、五金、商贸五大行业体系,拥有固定资产千万元,年创利税数百万元。
    新围村乘滨海开发的浩荡东风,抓住杭州湾绍兴工业新城区建设的有利时机,经济政治、文化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