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主任会议上的讲话
濮如松
(2014年9月12日)
农贸市场是日常生活食品的重要销售渠道,是广大老百姓的主要消费场所,更是一个地区城市文明的缩影。自2011年我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启动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这项事关民生的系统工程,作为“十项实事工程”写入当年政府工作报告并列入“十二五”规划。区(县)人大常委会十分关注这项民生工程,当年就召开了主任会议,专题听取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的汇报,之后还多次组织人大代表进行视察。前段时间,我与财经工委的同志对我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今天又听取了区市场监管局寿局长的工作介绍,实地踏看了裕民农贸市场和安昌农贸市场,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有三点:
一是市场规划设计超前。特别是裕民农贸市场,市场周边停车等配套设计规范,市场内部装修清爽明亮,摊位号、标牌字号统一,摊位位置的分布设置也是经过精心研究布局,市场设计具有前瞻性。
二是市场干净整洁。不管是城区的裕民农贸市场还是位于农村的安昌农贸市场,市场外交通秩序良好,无流动摊贩,市场内地不湿无异味,为广大百姓提供了干净舒适的购物环境。
三是市场监管信息化。市场内有农副产品供应和监测系统、交易追溯系统和信息公开系统,电子公示牌位置醒目、内容详细,确保了市场内价格信息及供需状况的公开透明。另外,所有市场还全部设置了食品安全检测室,配置食用农产品快速定性检测设施,每天进行食品安全检测,老百姓买得舒心,吃得放心。
在推进我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过程中,还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市场配套设施有待破题。这主要集中反映在停车位置不足方面。空间的制约和汽车拥有量的大增,导致一些交易量较大的市场停车位严重不足,车辆占道停车现象普遍。这给市场附近的交通带来较大的不便,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容市貌。
二是流动摊贩影响市场秩序。长期以来,我区一直在加大整治力度,但不少农贸市场附近依然存在流动摊贩,这些摊贩不但造成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正规农贸市场的正常经营运作,给食品安全也带来较大隐患。
三是市场内部管理有待提高。部分市场举办方缺乏服务创新理念和品牌意识,只关心市场铺位、摊位的租赁情况及租金收入情况,对经营户的商品质量、食品安全、服务态度、规范经营等方面缺乏应有的关注,一定程度上导致市场内部管理的缺位。
几点意见建议
一、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合力推进改造提升工作。农贸市场是城乡居民菜篮子供应的重要场所,应当满足“购物方便、环境整洁、布局合理、种类齐全、功能完备”的基本要求。对于我区尚未完成改造提升的农贸市场,一是要加强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好改造提升中遇到的问题,紧紧抓住市场改造的方案评审、施工质量和安全、完工验收等环节,积极发挥激励机制和财政杠杆作用,合力推进改造提升工作。二是改造提升不要局限于固定的模式,应从本地实际出发,根据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条件和周边市场分布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规划布局,切忌一刀切。在市场建设设计时,要借鉴裕民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的经验,注重科学性、前瞻性,既要满足现实的需要,又要兼顾未来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三是要做好改造期间的市场供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立过渡市场或者边改造边经营,确保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不影响人民群众日常购物,做到改造、营业两不误。
二、要强化行政监管协调,保障农贸市场有序运作。农贸市场改造提升这一公益性建设工作,企业是主体,政府要做好引导监管协调作用。一是要强化市场举办者第一责任人意识。建立健全第一责任人制度,通过座谈、约谈、培训等形式,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管理责任心,杜绝市场业主放任自流现象,对于无意自行经营管理的市场,引导举办方委托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进行托管,切实改变以往农贸市场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管理能力差及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出现。二是政府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明确职能部门职责,综合各部门的执法力量,坚决取缔马路市场,对农贸市场周边乱停车、乱设摊、占道经营的整治,要因地制宜、疏堵结合、综合治理、定点定时值守,实行常态化管理,为农贸市场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经营环境。三是要健全农贸市场长效管理机制。已经改造提升完成的农贸市场,要坚持突击整治与常态管理相结合、城管执法与物业管理相配合、工商监管与市场服务相协调、政府扶助与业主自律相统一,依照我区农贸市场长效管理考核奖补办法等激励政策以奖代补。要将农贸市场长效管理机制纳入镇街岗位责任制考核内容,确保农贸市场长效管理实效。要以省政府放心农贸市场创建活动为抓手,在硬件建设达标的基础上,引导督促市场苦练内功,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确保农贸市场在改造提升后管理不变、标准不降,真正让老百姓长期受益。
三、要健全制度加强监管,确保农贸市场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消费安全,在改造提升农贸市场的同时,抓好食品安全工作,使广大百姓买到放心菜、吃到放心肉,才是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的根本所在。作为区政府的市场监督管理局,要以机构改革完善为契机,按照省政府下大力组建市场监管局的本意,切实发挥整合后的市场监管作用,实实在在抓实我区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建设工作。前几天,9月5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以“泡出来的毒凤爪”为题,报道浙江警方破获的“辉祥”野山椒凤爪等8个品牌的“毒凤爪”案件,引起了群众的强烈反响和社会广泛关注。安徽滁州市下辖的光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引起高度重视,迅速于9月7日召集市局稽查大队,在全市开展专项检查。我区是否存在类似情况,要举一反三,加强日常管理,严格检查、排查,严格检测。坚决打击黑心制毒、卖毒食品,对赚黑心钱的个体户,必须严厉打击,不能姑息养奸,不能使其有生存空间。今年2月,我区市场监管局组建后,从体制机制上破解了职能交叉、多头管理但又管不到位的问题。区市场监管局要以机构改革完善为契机,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切实精简内设机构,积极开展专业培训,提高专业人才的监管能力,下沉执法监管力量,促进监管效能提升,实现对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的集中统一监管。要以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和放心农贸市场建设为契机,在提升“硬件”的同时,加强“软件”建设,将食品安全作为改造提升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对食品安全问题常抓不懈。一是要加强宣传引导,强化食品卫生意识。要通过宣传引导解决农贸市场内经营户对食品安全把关意识不强的问题,针对经营者思想上还普遍存在食品安全应该由生产领域解决、与经营者无关的模糊认识,大力做好食品安全有关法规规定、安全卫生标准和政策的宣传教育。二是要注重制度建设,严把食品进入关。从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强化责任落实,明确市场业主和食品经营户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责任和义务,要健全以“索证索票备查”、台帐登记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健全溯源制度。三是要多种监管措施并举,加强食品安全检测力度。从农贸市场的实际情况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重点在源头,难点在商铺,盲点在检测。要切实发挥我区农贸市场内食品安全检测室的作用,不仅每天要按照规定检测不少于12批次的食品,还要进行不定期的抽检和突检,避免检测程序流于形式。区市场监管局要切实发挥好“驻场式”服务监管模式,采取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督巡查制相结合的形式,加强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一旦发现涉及食品安全领域的违法行为,严厉查处,绝不姑息。四是要健全投诉举报和奖惩制度。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在醒目位置设置食品安全举报电话,发挥社会监督在保障食品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