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纵览
发布日期:[2013-04-19] 浏览

王国英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服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简单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新一代领导人习近平同志对民生问题的诠释。
    追溯历史,民生一词,颇有渊源,它萌芽于西周,形成于春秋,成熟于战国,鼎盛于明清,“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是对民生最早的注释,这里,“民”即百姓,“生”即生计、生存、生活,民生即百姓的生存问题;“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明确了民生与至高无上的天的关系,民心代表天意;而《辞海》则把民生诠释为“人民的生计”,“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这是对普通老百姓的生计关怀;在现代社会,民生问题的基础则由从单一的物质基础延伸到社会、政治、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等方面。
    顺理成章,民生问题,这关乎国民生计的大问题,是国家兴亡的关键问题,关系到民心向背、关系到政权存亡、关系到社会稳定。追溯历史,英明的历代君主均有着强烈的民生意识,把“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
    汉初民生萧条,百姓困顿。文帝,景帝时期倡导:“以民为本”,减免苛捐杂税,轻徭薄赋,省刑约法的措施,实现了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从而流芳百世。
    贞观时期,唐太宗明确提出“民为邦本”的治国理论,他坚持轻徭薄赋、修养生息,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恢复发展,从而保护和发展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经济有所发展的基础上,强盛了国力,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实现了贞观之治。他的“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政治民生理论留传百世,成为后世君主治世之鉴。
    历史发展到民国时期,国父孙中山说的透彻: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他把“民生”理解为人民的生活、群众的谋生之道以及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起始点,把“民生”放到了国家大政方针和历史观的高度。“民生”和“民族”、“民权”形成了著名的“三民主义”。
    现代,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更重视“民生”,因为共产党深信: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离开了群众基础就无法取得胜利,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是深谙此道,把执政目的与人民利益高度统一起来,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中国的事情一定要由中国的大多数人做主。”“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农村走出来的毛泽东同志相信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伟大动力,相信群众是克服困难、解决社会矛盾的力量源泉,这是毛泽东民生思想的集中体现,对民众力量的依靠与尊重是毛泽东群众路线的重要方面,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使毛泽东同志的“民本”思想内容更加丰富。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组成了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民生思想,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思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消农业税,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等等,一系列优民、惠民政策的实施,造就了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国家,造福了一群生活幸福无忧的民众。
    在以“三个代表”为主导思想的江泽民同志领导下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除了对经济发展、政治体系、市场调控等方面作了明确要求,从“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两大任务直面民生问题,围绕就业与分配切实提高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定下“民生之本,安邦之策”。
    在以“科学发展观”武装起来的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创新了建设“和谐社会”思想,坚信“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了五个“所有”,即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并由此确定有关民生的六大任务,实实在在地促进了民生的改善,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历史在延续,社会在进步。正值党和国家领导集体交替之际,党和政府对民生的关注在持续、在完善,相信我们的人民将会有更美好的明天!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