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省级生态县创建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发布日期:[2013-04-17] 浏览

    绍兴县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环境保护局局长章金尧关于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情况报告和县综治办主任金强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情况报告,会议充分肯定这两项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提出了一些建议意见,现予摘编。

关于创建省级生态县工作

    李光辉委员(第一小组代表):生态县创建工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政府财政投入到位,有关部门工作积极得力。通过几年努力,已取得了显著成绩,生态环境有所改善,生态经济不断发展,生态资源保护良好,生态文化日益浓郁,并通过了省生态办组织的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调查,被市委评定为生态建设优秀县,大家对生态县创建充满信心。但是,上级对生态环保标准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县印染、热电排污量大的企业占经济比重较高,节能减排形势仍然严峻,离百姓期望的目标还有距离。为此建议:1、要通过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等建设,完善我县的环保基础设施。要不断完善污水管网建设,提高截污纳管能力,增加污水收集和处理率;合力推进领域的污染减排,加快热电脱硫脱硝印染煤改气工程进度,污染企业该关的关,该淘汰的淘汰,决不能手软。2、要巩固环境整治成果,扩大环境整治面。我们应在如何巩固成果上下功夫,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防止老问题反弹;同时要扩大环境整治面,加大对村生活污水等的处理力度,加快各镇街垃圾中转站建设,探索有效办法,妥善处理垃圾,尽量减少二次污染,尽量变废为宝。要加强对建筑泥浆、工业污泥、危险废物等严重污染物管理,加大执法力度。3、要加强资金保障,增强宣传教育力度。要统筹安排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切实加大污染防治投入,重点支持环境监测、重大污染场地修复和贫困村环境建设。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污染防治。要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创建生态县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对保护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清洁环境行动的良好氛围。
    孙胜利委员(第二小组代表):要统一思想,营造全民共创的良好氛围。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已到冲刺阶段,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创建省级生态县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突出重点,相互配合,创新方法,在全县上下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强大合力。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全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要突出重点,努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要突出加强水环境整治。加快印染产业集聚升级搬迁步伐,扎实推进污染减排工作,推进重点行业、重点区域污染整治,严格环境执法,坚决打击各种违规排污行为,努力遏制环境污染(包括空气污染)。要着力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坚持科学、有序、适度原则,合理开发低丘缓坡资源,及时制止和依法查处毁林开垦、采石取土的违法行为,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积极推进农业污染治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重视鉴湖水系及湖泊、水库、河网内自然资源的保护,加强对湿地、渔业等资源及野生动物的保护管理,努力恢复自然生态环境。要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面落实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巩固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全面营造“天蓝、山绿、气爽、地净、水清、人美”的幸福水乡。要落实措施,加大考核指标攻关力度。强化责任、明确目标,确保创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按照创建任务要求,倒排工作计划,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按时完成;要加大对完成高难度指标的工作力度,打好创建工作攻坚战,力争在获得省级生态县命名的基础上创建国家级生态县。
    蒋倬臣委员(第三小组代表):一要加强宣传,进一步营造生态县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进一步加大生态县创建工作的宣传力度,精心设计宣传活动载体,运用多种形式深入村(居)、单位、企业、学校、家庭广泛开展生态环保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公众对生态县创建工作的参与意识、生态文明意识。二要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大生态县创建工作的力度。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围绕印染产业集聚升级、节能减排、清水工程、主城区活水工程、平原绿化、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细化、量化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强化考核检查,把创建工作推向深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使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梦想成为现实,造福百姓。三要强化整治,进一步加大对环保违法行为查处力度。要以省级生态县考核验收为契机,加强环保执法队伍建设,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环保联合执法机制的作用,开展环保执法集中整治,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严厉查处各种偷排、偷放、偷倒污染物等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要把集中整治和加强日常监管结合起来,克服为创建而创建的思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机制建设,提高科技监管水平,发挥民间监管力量的作用,使严管严控常态化、机制化、长效化。

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蒋倬臣委员: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重视下,县综治办等职能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和县委的要求,紧密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组织体系已经形成,工作机制已经建立,15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社会稳定指数评价体系工作受到了上级的肯定,为维护我县的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大家认为,当前我县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社会管理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社会服务功能尚不健全,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社会不稳定因素大量存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为此建议:一要着力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按照15项重点任务分解落实方案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认真谋划,分解项目,落实任务,加强检查考核;要发挥专项组的作用,以项目为抓手,抓机制、抓建设、抓推进,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齐心协力,落实各项工作;要切实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做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保障落实,确保重点任务的如期完成。二要强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基层基础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理念,进一步加强和创新流动人口、特殊人群、“两新组织”服务管理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打、防、控”机制,加快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网络舆情研判导控机制、社会应急联动救助机制建设,积极推行维稳“三道防线”做法,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要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协调好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公正;要加强社会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升社区、村级自治和服务功能;要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性作用。三要正确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传承是创新的根基,创新是传承的动力。近年来,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应社会转型的要求,适应服务和管理的要求,我县在社会管理的许多方面创造出了一系列好的做法、机制、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一方面要对好的做法认真总结、深化,做好传承的文章,另一方面要针对新形势下社会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创新的文章,把传承与创新结合起来,使我县的社会管理工作更富有特色、特点和亮点。
    孙胜利委员:一要深化思想认识,转变工作理念。要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社团、群众的主体作用,突出理念转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水平。要树立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的理念,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树立服务为先、协商协调的理念,树立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理念,树立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的理念。在管理主体上,要从重政府作用、轻各方参与向更加重视政府主导和社会各方共同治理转变;在管理方式上,要从重管制控制、轻协商协调向更加重视协商协调转变;在管理环节上,要从重事后处理、轻源头治理向更加重视源头治理转变;在管理手段上,要从重行政手段、轻法律道德手段向更加重视多措并举综合治理转变。二要强化民本意识,保障改善民生。要把更多资金用于民生,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切实解决好收入分配、公共设施、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征地拆迁、社会救助、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设安居乐业的“幸福水乡”生活环境。三要加强基层建设,夯实执政基础。政府要把工作精力更多地放在基层,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到基层,夯实基层基础,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为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同时,要切实加强新型社区建设,把社区建成新的社会管理基础;加大对薄弱村的指导力度,进一步加强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适当提高基层干部特别是山区干部待遇,改善管理服务条件;加大村、社区干部的培训力度,努力提升干部整体素质;切实为村、社区“减负”,着力改变日益严重的行政化倾向,真正让村、社区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好社会管理和服务群众工作。四要推进道德建设,打造诚信社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全民信用体系,着重解决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道德观失衡扭曲问题,大力弘扬时代新风,努力塑造新型伦理道德。要结合实际,制定科学系统有序、公开公平公正、具有可操作性的社会建设和管理规则。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道德等多种手段推进诚信社会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五要深化依法治县,维护社会稳定。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依法治县,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努力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努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李光辉委员: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形成社会管理的合力。各级各部门要从全局的、政治的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各成员单位要齐心协力,牢固树立第一责任意识,积极分担社会管理职责,形成党委、政府与社会力量互平、互补、互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网络,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县综治办要加强对社会形势的分析,及时了解和掌握社会管理中的新问题,研究新对策,为党委政府决策当好参谋;要强化任务分解和责任落实,不断完善激励考核办法,切实加强工作督查指导,努力实现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积极负责、公众主动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以人为本促和谐。一要强化特殊人群的监督管理。不断探索完善以流动人口为重点的特殊群体管理服务机制,健全管理服务网络,创新管理服务举措,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减少社会危害。二要强化社区管理服务功能。建立和完善政府依法指导、社区依法自治、社会积极支持的社区管理体制,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将社区干部主要精力放在社区服务和居民事务管理工作上。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应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保障,改善办公、服务场所、活动场地条件。注重社区工作队伍建设,逐步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待遇,更好地为居民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加大社区志愿者、义工培育力度,满足社区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促进社区工作开展。三要强化农村社会管理机制。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力度,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标准。完善农村公共事业建设投入机制,大力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实现农村社会事务阳光操作,确保公开公平公正。进一步完善乡、村、组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