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晓
(2013年3月26日)
今天的常委会会议,我们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的情况报告、县综治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情况报告,依法补选俞志宏为市人大代表,并进行了有关人事任免,会议开得很好。刚才,大家都发表了很好的审议意见,我都表示同意。下面,我就前两项工作,再讲一些意见。
一、关于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
前年以来,我县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尤其是县环保局大量艰辛、细致的工作下,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注重宣传发动;开展环境整治,推进生态建设;重视基础工作,抓好指标落实,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特别是去年以来,通过开展城乡环境集中整治、蓝天行动、清水工程等载体,上下合力、县镇联动,加大力度推进创建工作,全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并且已经顺利通过了省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测评,被市里评定为生态市建设优秀县(市),完成了省级生态县创建中两项必要的前置条件,可以说工作大量,值得肯定。
创建省级生态县,既是县委、县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县人大常委会非常关注的一项工作。去年九月份的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主任会议,曾专题听取创建工作汇报,这次常委会会议再次进行跟踪督查,可见我们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希望在最后迎检前夕通过我们县人大常委会的审议督查,能够更好地助推创建成功。当前创建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决战阶段,为进一步做好最后迎检工作,我这里再提三点要求:
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现在创建工作已进入“临门一脚”的关键时刻,大家既要在思想上有志在必得的信心和决心,更要在行动上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决不能掉以轻心。迎检工作要在县创建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创建办的具体指导下,制订详细的迎检方案,落实迎检工作责任制,倒排时间,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硬化工作举措、完善工作制度,确保每一项任务都落实到具体部门、落实到具体人员。相关部门和各镇街要从大局出发,把迎检工作放在当前突出位置来抓,做到“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县镇分级管理、部门相互配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迎检机制和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
二要查漏补缺、及时整改。最后的迎检工作,是一项细微之处见精神的工作,一定要做到高标准、严要求。要对照考核验收的指标和要求,认真、细致、全面地进行盘点梳理,逐项逐项地对照落实,看哪些工作还没有落实到位,哪些工作还需要县里协调解决。通过自查梳理,对还没有达标的要马上补足短板,对没有把握的要尽快敲定落实,做到过细、过实、过硬工作。特别是要集中一切力量,想尽一切办法,加大对高难度指标的破难和达标力度。同时,要严格按照要求做好材料的整理归类工作,确保材料齐全、数据完整,方便查看。在自查的基础上,县创建办要抽调力量对各镇街和相关部门逐个开展巡回检查,及时帮助查找问题,研究整改措施,及时进行弥补,做到人员到位、措施到位、整改到位,不出纰漏。
三要造浓氛围、着眼长效。我们开展生态县创建,并不是为创建而创建,最终目的是通过创建工作,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增强我县县域综合竞争力。所以,当前既要集中性地加强生态县创建宣传,增强群众参与创建的自觉性,提高知晓率和支持度,形成“人人参与创建、人人共享创建成果”的良好氛围。更要着眼长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生态建设和保护的长效工作机制,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加大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注重资源节约,鼓励绿色消费、清洁消费等环境友好行为,真正把生态县创建的目的意义深化贯彻好、创建的成果巩固提升好,让生态文明建设在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县镇两级上下联动、齐抓共管,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县环保局作为主要职能部门,在工作中不可避免会得罪一些人,我想只要是出于公心,县委、县政府一定会坚决支持并作坚强后盾,我们县人大常委会也同样会给予全力的支持。希望县环保局大胆工作、依法履职、勇于担当,为全县人民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作出应有的努力和更大的贡献。
二、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对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县社会管理工作立足基层实际,服务发展民生,积极探索创新,工作走在了全省、全市前列。主要表现为:一是领导重视。在机构建设上提升规格,在力量配备上统筹增强,特别是现在各镇街综治委、综治办,分别由党委书记、副书记两位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为做好这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领导保障。二是工作创新。无论是县级层面还是镇级层面,都在实践中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推出了许多创新的举措,提升了管理服务水平。如我县实施的社会稳定指数评价体系,得到了新闻媒体的关注和上级机关的肯定。三是成效明显。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几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保持稳定,已经是连续第七年成功创建省级平安县,成绩可喜,也来之不易。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社会管理中还存在的问题,如基层基础工作还需要稳固扎实、源头预防治理还需要加强、管理方式方法还需要创新等等。为此,我这里再提三点要求:
一要始终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社会管理工作的核心。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说到底就是做群众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我们把镇街的“综治工作中心”更名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就是这个目的。所以大家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贯彻始终,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贯彻始终。要把群众工作渗透到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以群众工作水平的提升促进社会管理水平的提升,以社会和谐稳定的实效检验群众工作的成效。
二要始终坚持把基层基础作为社会管理工作的重点。当前大量社会矛盾发生在基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力量和源泉也在基层。必须面向基层、服务基层、建设基层,把更多精力、财力、人力、物力投向基层,推进工作重心下移,提高基层干部管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壮大基层力量,筑牢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第一道防线”。尤其是要把重心放在社区、村(居)管理上,积极探索新型社会管理体系,把各种工作力量集中到社区、村(居),把各种管理资源整合到社区、村(居),使社区、村(居)成为加强社会管理的结合点和有效抓手。要充分结合创先争优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和自治组织建设,统筹协同协会、社工、志愿者等各类社会力量,把社会管理创新建立在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坚实的群众基础之上。
三要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社会管理工作的动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只有改革创新才能激发活力和动力,才能拓展社会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在管理环节上,要从重事后处置向重源头预防转变。更多地把工作重心从治标转向治本、从事后救急转向事前预防,更加重视民生和制度建设,将社会管理关口前移,尽可能使社会矛盾和冲突少产生、少转化、少激化,努力摆脱事后应对被动局面。在管理方式上,要从重行政管控向重平等协商转变。改变主要依靠行政管、控、压、罚等来实施社会管理,更加善于运用群众的方式、民主的方式、服务的方式,尽可能通过平等的对话、沟通、协商、调解来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在管理机制上,要从各部门分头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牢固树立全县社会管理“一盘棋”思想,各职能部门要建立健全群众诉求表达、情绪疏导、矛盾排查和调解、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等机制,既各司其职,又协同配合,加强综合执法管理,真正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