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方桥绸缎
发布日期:[2013-12-25] 浏览

陈元泰

    齐贤,又名下方桥,是绍兴丝绸之乡,尤以产缎著称。
    早在明末清初,下方桥一带即有在杭州丝绸机坊打工之乡民回家自成机户,以蚕丝为原料,用简易土机织造“栏杆”(绸腰带,阔寸半,用作官服镶边)。后以木机替代土机织造绸缎,织机上方装置笼头,可由人工提花织成花缎。缎子,俗称“熟货”,即先炼丝后织造,经丝纬丝均须打线,织成后的缎面紧,密厚实,挺括光滑。缎子原为皇室内廷之物,故有“贡缎”之称,后渐为一般官贵人家所用。缎子有素缎、花缎之分,素缎又分玄色、品兰、大红、元青、常青、大灰等多个品种,皆因色而名。花缎之花样,因用途或习俗而异,有松鹤,梅、兰、竹、菊、福、寿、喜字,还有凤采牡丹、花卉飞鸟等图案。
    据《中国经济志》记载,下方桥缎子始产清道光年间(1821—1850),首创者为当地陆氏,曾供职于京师,睹宦显绅商多的服缎为荣,颇有供不应求之势,其时,杭州织造公署极具官气,不擅贸易,陆氏因于下方桥设机织造,经运京师倾销,获利数倍,由是业者日繁,创造地域扩至邻近山头、兴浦、阳嘉龙、西徐巷、山南、陶里、八字桥、马迴桥等村落。
    辛亥革命后,杭州省立中等工业学校开办“机织传习所”,向各地职工传授新式织机操作技能。新式织机从日本引进,铁木结构,与传统木制花机的最大不同是改进了开口机构,提花不再由人工提升,而是由一套提花机械控制(俗称花机笼头),织造效率相当于原来的四倍,还省去挡车人工。下方桥厂坊在这批机织传习所毕业生的影响下,首先购置使用新式织机,不久其他地区相继普及。民国十四年(1925),山南村瑞云祥率先用日本进口人造丝作纬丝,交织成花缎,称之“摩登缎”。初始,同业担心降低缎品质量,影响下方桥缎品信誉,曾一度群起而抵制,嗣经试销,因其缎面光彩艳丽,颇合妇女心理,产品一路畅销,风行市上,各厂坊才纷纷相应仿造。民国十八年(1929),瑞云祥绸厂又率先自备发电机,使用电动织机,生产效率空前提高,稍后,周边较有经济实力的二十余家绸厂相继跟进。而一般小型机户,因财力所限,仍用人力织机。随着设备革新,技术进步,产量猛增。据民国间有关统计资料显示,1929年下方桥一带绸缎厂坊发展至3850户,织机7420台,职工11610人,年产缎20.21万疋。较大的绸厂有益昌佩、吴顺兴、瑞云祥、元泰韩、泰昌、承余、乾昌、天生、广昌、益兴、振亚等,织机均在20台以上,多的则达百余台。还有为绸厂、机坊整经的摇坊(料房)达500多家,染坊10余家,职工3000多人,时为绸缎业鼎盛时期,当时下方桥,机纡之声,比屋相闻;各地商贾云集水乡小镇,杭州、绍兴绸庄50多家在此设点,竞相收购缎品,下方桥成为绍兴缎品织造贸易之中心。绸缎业带动街衢商业兴起,酒肆茶楼、餐饮旅业比肩林立,载人载货小划船穿梭往来,顿见一派繁华景象。
    民国二十年(1931)“九·一八”事变,致使东北及华北时局加剧动荡,销路受阻,绸缎业开始滑坡。民国二十四年(1935),下方桥减至机户1900户,织机2350台,产缎51700疋,为最高年分的四分之一。民国二十六年(1937)“七·七”事变,日军大举进攻上海,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绸缎业严重受挫。绍兴沦陷后,兵荒马乱,绸缎业主转移或隐埋织机等设备,生产全部停歇。抗战胜利后,有所恢复,但起色不大,下方桥复业的仅有“两厂田坊”,即益昌佩、振亚绸厂,沈宝传、沈宝生、俞金土、沈锦云机坊,加上附近周边零星散户,共有织机800台,年产缎类等织品3万米左右。至解放前夕的1945年,产缎20万米,仅占鼎盛时期的百分之五。
1949年解放后,在人民政府的扶植下,下方桥绸缎业得到恢复和不断发展,不仅有地方国营、二轻系统的丝绸厂,又兴办一批镇属、村属丝绸厂,产品远销日本、苏联(俄罗斯)、东欧各国。
    此后,化纤织布的兴起,逐渐替代蚕丝绸缎,下方桥绸缎才退出历史舞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