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 人
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主任会议,专题督查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作,这是县人大常委会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关注,更是对民生工程的重视。
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是转型升级的战略工程、工业强县的重点工程、改善环境的民生工程。这项工程如果胜利完成,将是绍兴县经济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跨越,是载入史册的又一次治水壮举。
任何伟大的工程,都是艰巨的。尽管这一工程提出已经三个年头,目前仅有一些实质性启动,但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启动。对那些为这项工程实施付出了大量、扎实、艰苦劳动的领导和同志们,应当表示敬意。
事实上,印染产业集聚升级难度很大!
难度之一:利益调整难。把印染产业集聚到滨海,是一次重大的利益调整。这项工程中的许多利益受损者,对这项工程都会作各种各样的抵制。当印染企业在计算搬迁技改经济帐感到不合算时,行动就会迟缓;当有些镇街感到企业搬出会影响政绩、影响平时“钱袋子”时,也会阳奉阴违。尽管在中国“上级”是很强势的,但在利益冲突时,“上级”有时敌不过“利益”。中央三令五申要保护土地,但在地方财政收入的驱动下,各地违法用地屡禁不止、泛滥成灾。各种利益受损者对这一工程或明或暗、或软或硬、或直接或间接的抵制,影响了工程进度。
难度之二:成本消化难。客观地讲,搬迁需要成本,升级更需要成本。尤其在今年中小企业日子比较难过的情况下,要消化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搬迁升级”成本谈何容易?!有些企业即使真心想“搬迁集聚”、“升级改造”,也的确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难度之三:资金到位难。资金,是企业的血液,须臾不可离,资金一缺,企业就会“呼吸困难”。印染产业虽然在前几年获利不少,但闲置资金不可能多,有的已经把它投到其他产业去了,许多资金被“套”住,企业要“搬迁升级”难以筹措到相应资金,这也是企业客观存在的苦衷。
难度之四:上级审批难。尽管县委县政府领导对这一工程非常重视,各项工作大开绿灯,但许多印染项目的许可(审批)权,并不掌握在县级,而是在市级、省级;而且涉及土地、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项目审批,又特别难。所以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进程的快慢,县级难以掌控。
印染产业集聚升级的难处还很多,在如此难的情况下,我们的工程依然有了实质性启动,应当感到欣慰。
如何扎实推进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必须坚定信心,坚持不懈;改进方法,完善政策;加强领导,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让印染企业自己“急”起来。印染企业是搬迁的主体,如果主体不急不动,集聚升级工程就很难有效推进。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印染企业认识到:国家对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严,人民群众对水和空气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印染企业在“内地”(相对于滨海而言)的生存空间将日益缩小。现在五年内还让20%的企业留在“内地”,说不定什么时候“内地”印染企业一律停办、搬迁!这种共识一旦形成,企业就会“急”起来。同时,环境执法检查必须相应跟上,对“内地”印染企业实行“严查”。因为“内地”的印染产业污染对周边群众生活影响更大、危险性更大,重点地区实施重点检查,也是天经地义的。我们许多印染企业家是明白人,都能看大势,如果他们感到不搬迁难以生存、“集聚升级”势在必行,这一工程就有可能加快推进。
——让滨海这块宝地“贵”起来。滨海这块宝地,是绍兴县人几十年围垦出来的,而且以后不可能“复制”了,非常宝贵。同时,上级给的用地指标非常有限,换言之,滨海即使有地,也可能因为无“指标”而不能用于建厂了。到目前,要让80%的印染企业集聚滨海,土地指标仍有很大的缺口,很难全部解决。这就意味着部分没有及时迁入滨海的印染企业,将面临淘汰。先搬者有地,后搬者少地、无地!因此,要想法提高滨海的吸引力,让“印染企业争先恐后去滨海”。
——让印染技术门槛“高”起来。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关键是升级!从转型升级的角度看,印染产业的高水平,将极大地带动整个轻纺行业的提升。如果印染技术上去,我们的纺织成品是几十元、几百元甚至几千元一米,那就会给纺织产业的各个环节带来巨大的利润空间。现在纺织产业利薄,某种意义上说,与水平不高的印染工艺技术有很大关系。因此,印染企业进滨海,必须牢牢把住科技门槛关,真正达到“升级”目的。当前应当防止一种倾向,就是为完成搬迁企业任务数而降低科技标准。另一方面,如果滨海印染企业的“处污减排”技术不上去,滨海印染区仅成为“污染集中地”,那是与县委县政府“转型升级”的初衷背道而驰的,更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不敬,对子孙后代和更大区域人民的犯罪!
——让相关镇街切实“助”起来。岗位责任制,是县委县政府有力的指挥棒,进一步完善岗位责任制,将有助于推进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今年,部分印染企业搬迁已经列入岗位责任制考核,不按时完成搬迁任务将要扣分。应当说,这种考核力度是不小的。但印染企业一旦搬迁,就必须在两年内重新找到相应企业来顶,否则直接影响镇街干部奖金。而新办一个企业很难,要顶一个印染企业的GDP、财政收入数更难。从这个角度讲,有些镇街不愿把印染企业列入集聚升级范围(因为一旦列入,不仅要做大量工作,而且有扣减奖金之虞)。如何完善岗位责任制,进一步调动镇街助推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的积极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让这一工程更快“动”起来。印染企业集聚滨海需成本、缺资金,这是目前企业的最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应当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打破常规。我们建设一项民生工程(建一条高速公路、高架铁路,造几座立交桥),有时要投资几个亿、十几个亿、甚至几十个亿、上百亿。但“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也是民生工程,而且不仅能改善民生,还能增强工业后劲、带来巨大的利益回报,为什么不能在政策给予更多的倾斜、更大的支持呢?!如果县财政能够像投资城市建设和道路交通那样,投入几十亿、几百亿元,那么这一工程就会更快更好地“动”起来。
印染产业集聚升级任重道远,我们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