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冢斜村
发布日期:[2011-04-13] 浏览

余 人

  2010年12月,由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共同评选的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揭晓,我县稽东镇冢斜村当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冢斜村究竟有何文化魅力?
  冢斜村地处绍兴县南部山区,距县城30公里,东南毗邻王坛镇南岸村,西北毗邻稽东镇车头村,北靠大龙山,东依草山,南邻五云山,西接象山,清澈的小舜江蜿蜒绕村而过,山绿水碧,空气清新,风景优美,十分幽雅。
  春秋战国时期,冢斜是皇家陵园。据明《嘉泰会稽志》、清《康熙会稽县志》记载,越和唐宋宫人多葬在这里,“冢”即坟墓,“斜”指宫人,故名冢斜。
  冢斜是大禹后裔余氏集聚村,该村百分之八十村民为余姓。据史书记载,余氏系大禹后裔。大禹生三子,长子叫,继承父姓姒。二子况,赐姓顾氏。三子罕,赐姓为余氏。大禹赐第三子为余氏,有纪念其妻涂山氏之意。关于冢斜余氏是大禹后裔,在冢斜余氏宗谱嫡系图、69世祖唐国子监博士余钦给唐肃宗的《奏章》中均有记载。2004年1月10日《浙江日报》、2007年4月中央电视台第八频道均作过报道。
  冢斜古村,保存着相当数量的富有绍兴山村特色风格的民居、公祠、祠堂、驿站、古井、街巷,文化底蕴很深,是江南山区古村落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文化价值和展示潜力。
——永兴公祠。冢斜永兴公祠始建于唐朝永贞9年(公元793年),坐落在冢斜大龙山南麓,座北朝南,南为宽阔良田,舜江水潺潺流过,轰溪山为其屏障。建筑面积1045平米,祠有两进,正殿为唐朝弘文馆学士虞世南塑像,高3米,慈祥可亲,敬称永兴大王,上方悬挂虞世南手迹“攀龙附凤”横匾。前殿有明代礼部尚书汤金钊的“和风降福”与清代名臣余炳焘的“玉帛朝宗”等横匾。左右两侧为关羽、刘备、张飞等塑像。后殿有如来大佛,大佛后有山神菩萨。前后殿有厢房28间。永兴公祠建成后,历代朝廷派大臣前来祭祀,一时盛况空前。星移斗转,永兴公祠年久失修,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曾大修,民国时期保存完好。1955年,公祠作铁业合作社,60年代作茶厂,“文革”时受毁灭性洗劫,礼内塑像均被毁。80年代佛教信徒自发修祠,公祠得以保存。2003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县政府出资大修。
  ——余氏宗祠。冢斜余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庚辰年(公元1760年),建筑面积1026平米。宗祠分两进。第一进上方悬挂“本支百世”横匾,前廊为船蓬轩和牛腿,均刻有人物和圈云图案。前进楼房与两侧厢房贯通,东西厢有专供妇女、儿童看戏的看台。后进为正厅,建筑宏伟,有7米多高。立桩为青石圆柱,22根,高5米,直径0.6米。正厅后壁为神堂。神堂正上方悬挂“明德堂”匾额。正厅上方有“金坚玉洁”、“保里东土”、“状元”、“永宗”、“松筠并操”和“节孝遗风”等匾。据悉,当时余氏宗族祭祖等事,均在宗祠内进行。
  --冢斜古戏台。余氏宗祠内设戏台,建于乾隆25年(公元1760年),呈正方型,面积30多平米。台面朝北,三面皆有挑角。台柱雕有人物和龙凤对映的牛腿。台顶为圆形八卦结顶,俗称“鸡笼顶”,演唱时能产生回荡声。戏台正方横匾题“静观自得”四个大字,楹联为“铿锵铿锵铿铿锵,人和人和人人和。”戏台后柱楹联为“歌声环绕月返驻,霓舞翩跹月倍明”,横匾为“广寒余韵”。该戏台被编入《中国古戏楼》(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一书。
  冢斜古建筑还很多,有明崇祯16年建的余氏老台门、清乾隆35年建的下新屋(八老爷)台门、清乾隆50年建的高新屋台门、清嘉庆2年建的上大院台门和驿站等。
  冢斜村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清明两朝,出一品官6人,如明代状元、兵部、吏部、礼部尚书余煌,清代名臣、河南布政使余炳焘等。“文革”前,冢斜还存有13道圣旨,存放在下新屋台门香火厅堂的圣旨箱内。民国八年重修的《冢斜余氏宗谱》刊登了13道圣旨。
  冢斜村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创造了风格独特、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制茶工艺、酿甜白酒工艺、制霉豆腐工艺等;还保留了传统文化如祭禹、祭祖、冢斜庙会等。
  走进冢斜村,人们可以感受浓浓的宗族文化、古建筑文化和绍兴山区文化。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