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寅:中设建工集团的后起之秀
发布日期:[2009-08-10] 浏览

沈建祥 陆宝林

  提起陈晓寅代表,中设建工集团职工、乃至马鞍镇的许多居民都会翘起大拇指说,“中设建工集团的后起之秀,好!”的确,陈晓寅身为中设建工集团最年轻的总经理,“奋发有为,好学上进”,为马鞍镇的建设发展扎实工作,无私奉献;1999年1月当选马鞍镇人大代表以后,始终坚持“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信念,认真履行职责,展示代表风范。
  丢掉“铁饭碗”,到海涂创办养鳖场;经过艰苦奋斗,终于获得成功,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且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商品鳖,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1995年,中设建工集团筹划在绍兴县海涂创办“马鞍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集团将这副担子交给了陈晓寅。那时,陈晓寅刚满23岁,在绍兴县信用联社(现信用合作银行)马鞍办事处信贷员岗位工作,是继续捧着金融单位这只“铁饭碗”,还是挑起重任奔赴海涂去拓荒?陈晓寅毅然决定选择了后者。然而,当时集团选址的场地,是一处未经开发的滩涂,除了几条泥泞的羊肠小道以外,满目都是荒坡滩塘,坑坑洼洼,不要说通车,就连行人也困难,夏天里无物遮掩的太阳灼人,冬天里无所阻挡的寒风刺骨,白天抬头见不到几个人影,晚上举目一片墨黑。在这种困难的环境里,陈晓寅勇于创业,敢于创新。他亲自动手草拟规划,筹措资金;四出奔波,了解市场行情、信息;带领精兵强将,安心在工地,吃住在荒滩,喝咸水,住草棚,起早落夜,百折不挠。经过短短两年的不懈努力,很快建起了路、渠、沟、埠齐全,养殖池塘和孵养设施配套的特种水产养殖区,并通过边建设、边引种、边养殖的超常规发展模式,公司在第二年就产出中华鳖20万只,获得纯利108万元。
  公司创办的成功,更加鼓舞了陈晓寅创业创新的信心。为使养殖公司向规模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他先后赴上海、山西、浙江等大学院校和科研单位,请教养殖技术,引进优良鳖种,并在养殖实践中,做到边学边养边探索。细心的钻研和持久的恒心,使他从一个金融信贷的工作者一跃成为甲鱼养殖的“土专家”。1997年,陈晓寅通过积极的探索,总结出亲鳖培育、苗鳖孵化、成鳖养殖以及饲料配方、疫病预防等一整套养鳖生产技术,使鳖的成活率提高5-10%,养殖成本比原来降低20%。1998年,他又探索成功野生鳖养殖模式,对300多亩养殖塘进行围堤改造,模拟自然环境,投喂以动物配制的复合饵料,养殖半野生鳖。这一方法既提高了鳖的质量档次,又抢战了市场商机。那时,市场上温室养殖的商品鳖,每500克的市价只能卖到40元左右,而马鞍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半野生鳖每500克可卖到70元至80元,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艰苦的创业,辛勤的耕耘,结出了累累的硕果。到2001年,公司拥有资产1.5亿元,养殖面积发展到1700亩,形成了一条自育自繁、自产鳖蛋、自孵幼鳖、自养成鳖、自我销售的“五自式”商品鳖养殖生产线,成为一家集鳖、鱼、虾、蟹综合型养殖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年供市场的商品鳖达到100多万只,鱼、虾、蟹150多吨,实现销售总收入1.1亿元,创利1100多万元,经济效益居全省养殖公司的前列。
  探索“一业为主,多业发展”产业模式,开发九仙草铁皮枫斗保健品,填补了绍兴市生产高档保健品的空白。
  陈晓寅自1996年9月担任中设建工集团总经理后,面对建筑产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为如何实现中设建工集团“率先发展”出谋划策,在坚持做大做强建筑施工主导产业的前提下,注重带动其它产业多元发展,探索成功“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产业模式。
  多年的发展实践,使陈晓寅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把农业当成工业办,将工业企业的一整套技术创新、内部管理等机制引入农业领域,是确保建筑企业率先发展的创新之策。2003年,陈晓寅在巩固原有养殖产业的基础上,在南部山区承包了300亩土地,进行石斛种苗的开发和培植,使“中设”向工、农、贸为一体的建筑业发展新路子发展。
  与此同时,他根据中设集团的发展部署,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资金,创办了绍兴县首家农业龙头企业——中设九仙草保健品有限公司,通过引进技术、人才,建起了开发“中国九大仙草”之首的铁皮石斛(铁皮枫斗)组培中心,并一炮打响,当年就完成了30多万瓶铁皮石斛组培苗。由于铁皮石斛组苗栽种到大田里,一般要经过3年时间才能收获。陈晓寅一方面努力抓好组苗的实验室组培,确保组苗成活率达到95%以上。另一方面,想方设法地对铁皮石斛的药理、毒理、功效等进行试验申报,使中设九仙草保健品有限公司的开发项目列入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国家星火计划项目。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连续六年多时间的摸爬滚打,如今,中设九仙草保健品有限公司,已形成了九仙草铁皮枫斗保健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生产线,填补了绍兴市生产高档保健品的空白。
  梅花香自苦寒来。在陈晓寅的努力下,中设建工集团先后被评为浙江省百龙工程重点龙头企业、绍兴市农业龙头企业、绍兴县十佳农业龙头企业。陈晓寅个人也先后荣获绍兴市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绍兴县十大科技新秀、绍兴县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
  认真履行代表职责,通过代表议案、建议形式,积极反映民情民意,促使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解决民生问题;同时,积极参加“5.12”四川汶川地震援建工作,奉献爱心。
  作为人大代表加企业负责人的陈晓寅,肩上任务确实很重,工作也更加忙碌。但他始终以“民生第一”为己任,工作最忙,代表职责永不忘。
  在履职过程中,陈晓寅无处不体现出严谨、务实的代表作风。他深感自己是一名年轻代表,平常主动与其它代表交流,虚心向老代表学习。他虽然工作繁忙,但人大组织的学习、视察等各项活动,从不缺席。尤其是2002年开始担任代表小组长以后,他更是认真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查阅有关人大代表的工作资料,以不断提升自身的履职水平。去年8月,马鞍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人大代表对滨海交巡警总队的行政执法工作进行评议。陈晓寅多次组织组内代表进行评议活动,并引导他们走访群众,征求对滨海交警的评价和看法。他自己则利用早晚时间,通过走访调研,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收集整理了关于要求滨海交警中队“增强民生意识,注重公政执法,改变‘四难’(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现象,树立交警时代形象”的意见建议,被镇人大和滨海交巡警总队称为“金点子”。
  “人大代表人民选,选上代表切莫忘民生。”在日常工作中,陈晓寅努力实践这一诺言,努力发挥自身优势,为民办事。近几年,随着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马鞍镇北片海涂有些农民征地以后成为“待岗”农民,他们急切地期待有个新的就业门路。面对这一现实,陈晓寅在人代会期间,联合其它代表,建议镇政府加速推进被征地农民培训就业工作。根据这一建议,马鞍镇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近两年间,每年有700多名被征地农民通过各种技能培训,得到转岗就业。陈晓寅还利用自身养殖公司的优势,向周边农民供应幼蟹、稚鳖,带动海涂农户发展水产养殖业;向农民收购螺丝、低档鱼类、鸡蛋、黄豆等产品,作为公司养鳖的天然饵料,让一部份被征地农民找到了新的就业门路。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陈晓寅带头捐款4000元,带动公司上下兴起一股向灾区人民捐款的热潮,公司共向灾区捐款134630元;同时,他积极接受援建青川广元临时安置房的任务,及时组建援建安置房突击施工队,于5月26日赶到青川现场,成为绍兴县第一支到达青川的援建队伍。在援建工地上,他与援建队全体队员一起,克服无房居住、水源紧缺无法洗澡和余震不断的艰苦自然环境,起早熬夜,艰苦施工,提前5天完成了平整34亩场地,建造588套13662平方米安置房的援建任务,被浙江省援建四川广元过渡安置房施工现场指挥部和临时党委,授予抗震救灾援建工作三等功,陈晓寅也被授予绍兴市四川地震灾区援建先进个人荣誉。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