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产业优势 推动转型升级
发布日期:[2009-06-15] 浏览

——关于扶持非织造布产业集群发展的调研报告
金晓明

  编者按:“非织造布”是纺织产品中的又一朵奇葩,它市场广阔、前景看好。夏履镇一些企业的成功经验,很值得学习。非常希望广大代表撰写这样的调研报告,从而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思路和参考。

  “今后40年,产业用纺织品将成为纺织行业发展空间最大的行业。20年后,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可能会变成纺织行业中最具后发展优势的产业。”200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对产业用纺织品市场作出了上述预测。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这一预测在去年提前得到了印证:在传统纺织业普遍不景气的形势下,非织造布产业却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全国水刺非织造布产量和出口总量以年均7%和19.6%左右递增,2008年,全国水刺非织造布产量为13万吨,夏履镇5条水刺非织造生产线实现产能3.1万吨,销售6亿元。今年1-3月份,全镇7条非织造布生产线已完成销售1.6亿元,同比增长42%。
  这一现象,正是“危”中有“机”的最好诠释。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新的变化,以及国家纺织业振兴规划的出台,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后发展优势必将提前到来,必须顺势而为,及时抓住眼下的大好时机,大力扶持非织造布产业发展,从而推动纺织业转业升级。
  一、非织造布产业在我县集群化发展的几个有利因素
  非织造布,又叫无纺布。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撑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速度快,产量高、用途广、原料来源多等特点,非织造布产业在我国最早发端于我国广东、江苏、海南等省,我县虽然后人一步,但发展起点较高,势头很猛,在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相对较强,媒体评价我县是后来居上。
  1、产业优势明显。非织造布由于突破了传统的纺织原理,是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具有投资强度大、亩均效益好、产品附加值高等优势。如新中天集团的3条非织造布生产线车间,占地25亩,总投资3.3亿元,年销售额5.2亿,亩均投入达到1320万元,亩均销售可达2080万元,去年每吨水刺非织造布附加值在7500元以上,而每条生产线用工仅30多人。
  2、产业前景广阔。非织造布国际市场前景广阔,我国非织造布的出口总量从2004年的10.8万吨到2007年的22.1万吨,以年均19.6%递增。据调查,非织造布的人均消耗量随人均GDP的上升而增加,在人均GDP分别为4万美元、3万美元的美国和日本,非织造布人均消耗量分别达到4公斤和3公斤。而我国目前人均GDP仅2000美元,人均非织造布消耗量不足0.6公斤,消费潜力巨大。
  3、产业基础较好。目前,我县共有非织造布生产及下游产品制造企业23家,其中规模较大,注册资金超过5000万元的有3家。2007年累计销售收入3.95亿元,其中销售超亿元的2家。特别是我镇的非织造布产业,几年来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势头。目前,全镇已拥有非织造布生产线7条,其中水刺线5条,热熔热轧线1条,热风线1条,年生产能力达4万吨,销售10亿元,其中水刺非织造布年生产能力3.1吨,约占国内总量的五分之一左右。今明两年,新中天集团、越王集团,计划投资4.9亿元再上3条非织造布生产线和10条卫生护理用品生产线,不少企业也萌发了投资非织造布产业的打算。
  4、产业氛围渐浓。去年6月份,我镇被全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全国5个非织造布产业集群试点之一,成为“中国非织造布特色名镇”,并先后承办全国首届非织造布培训班和全国第13次水刺非织造布年会,加之各级媒体广泛地宣传报道,夏履非织造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为产业集群升级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我县非织造布产业集群升级发展的主要问题
  绍兴县规模以上非织造布企业基本上都位于夏履镇,其他企业多以后续产品加工制造为主,规模普遍较小,分散于安昌、钱清等镇。通过调研分析,我们认为影响我县非织造布产业集群升级发展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带动力不强。从全国范围内比,我县的非织布产能在全国的占比已不低,也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行业话语权。但在我县大纺织行业中所占比重较小,2007年我县非织造布工业产值约10亿左右,与全县大纺织工业总产值1139.11亿元相比,比重很小。由于我县非织造布产业集聚度不高,没有形成产业链配套,缺乏上下游产品的拓展、延伸,最关键是缺少终端产品。目前夏履两家非织造布企业生产的产品均为中间产品,原料从外地采购,产品也主要销往外地。
  2、产业集聚度偏低。全县目前非织造布生产性企业仅2家,即新中天集团和越王集团,这2家企业不但拥有国际一流设备的生产线,规模较大而且管理也相当先进。但其它的20余家非织造布企业,不但设备及技术档次较低,而且规模较小,纳税销售都在500万元以下,加之分布较散,制约了产业的集聚。
  3、产业研发力不够。非织造布是一个新兴领域,新技术不断涌现,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如国内首家非织造布上市企业—海南欣龙非织造布公司拥有一支近100人的科研队伍,新工艺、新产品不断涌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而我县还没有专门的非织造布科研机构,几家非织造布企业内部的技术研发中心,主要从事设备引进、技术指导、质量跟踪等方面的工作,研发人才不多,研发能力较弱,已成为制约非织造布产业长远发展的一个瓶颈。
  三、关于扶持非织造布产业集群发展的几点建议
  当前,我县正在积极实施纺织产业转型升级,非织造布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优势已逐步显现,完全可以作为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节点和突破口,建议给予这一产业以积极的关注和扶持:
  1、加强规划引导。按照“扩张产能、拉长产业、壮大市场、培育品牌”的发展定位,在我镇已完成《非织造布产业5年发展规划》以及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方案的基础上,把非织造布产业发展作为全县纺织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之一,加强规划引导,并把夏履培育成为全县非织造布生产基地,强化集群效应,扩大我县非织造布在行业中的影响力,争取分得更多“纺织业振兴规划”的蛋糕,助推我县经济在弯道上实现新超越。
  2、重视龙头带动。把非织造布产业列入131行业龙头企业的重点扶持项目,积极支持产业群内龙头企业谋大发展,上大项目,搞大合作,不断壮大集群规模,促进产业集群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引导非织造布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打造区域品牌。加大政府“有形之手”的调控力度,把非织造布产业培育成为促进我县经济增长的有效平台。
  3、实施政策扶持。根据目前我县非织造布发展的良好态势,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调研,加大扶持力度,制订出台发展非织造布产业的优惠政策。一是对非织造布生产企业在税收上给予适当优惠。二是支持非织造布拓展国内市场,设立拓展国内市场的专项奖励。三是设立非织造布企业专项信用贷款,争取银行对非织造布产业的重点扶持,降低非织造布企业融资成本。
  4、提供人才支撑。一是成立全县非织造布专业研究机构,扶持非织造布工业研究。二是政府搭台,帮助非织造布企业与科研院校对接。三是对企业内部的非织造布科研机构每年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助。四是对非织造布产业引进人才给予特殊津贴。
  5、加快品牌创建。坚持品牌培育与市场拓展并举的策略,从培育非织造布品牌入手,拓展和延伸非织造布上、下游产品,打造终端产品,并以中国轻纺城为依托,开辟非织造布专业市场,扩大和提升非织造布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政府可以出台扶持非织造布终端产品创建品牌的奖励政策,上下合力,积极打造非织造布区域性品牌。
  6、参与标准制定。纺织业振兴规划出台之后,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正在着手制定行业标准,这是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争取话语的机会。我镇目前正与协会沟通,推动相关企业参与这项工作,使企业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