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
发布日期:[2009-06-15] 浏览

韩金海

  信访工作是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是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社会矛盾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信访工作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明显变化。能否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积极做好信访工作,关系到一个地区改革发展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信访工作要做到稳控到位、接访到位、教育到位、解决到位,已成为各级领导干部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信访问题的特征
  信访对象多元化。参与信访的人员涉及各行各业,个体与群体并存,反映的问题门类繁多。信访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化,特别是各种非正常访已经成为破坏社会正常秩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问题,成为困扰各级政府的“一大难事”,甚至成为极个别人勒索政府的“绳索”。
  信访内容复杂化。信访内容合理诉求与不合理诉求并存。大部分群众的诉求是正当的、合理的,但也存在不少非正当的不合理诉求,或者有些诉求符合情理,但对照当前的法律和政策规定暂时无法解决。
  信访形式新型化。信访无论在组织、手段上,还是在行为方式上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信访形式正常访与非正常访并存,且非正常访有不断上升的趋势。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和联名信访甚至无理访、缠访兼而有之。从书信、市长热线电话、走访,到电子邮件访、网络访等新的上访形式同时出现,并且近年来上访群众的情绪日趋激烈。从解决的结局看,转化与激化并存。
  二、产生信访问题的原因
  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出现信访问题的直接原因。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治安、环境污染、流动人口、征地拆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也日益明显,给信访问题带来了新挑战。同时,一系列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成千上万人的利益,给信访工作带来严峻的压力和挑战。
  利益格局调整造成的影响,是引发信访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力度加大,必然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一些人对改革带来的利益调整难以适应,往往希望通过非正常程序和方式维护既得权益或争取更高利益,甚至盲目攀比;一些人利用企业关闭、土地被征等带来的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等,抱着“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和“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集体闹访,越级上访,反复缠访。
  党群干群关系方面的影响,是引起信访问题的主要原因。极大多数基层干部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但也有少数干部尤其是村(居)干部因工作方式简单、决策不民主等原因,导致干群关系比较紧张,在群众中威信下降,说话没有份量,难以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造成群众心不平、气不顺。一旦某事激发或挑动,就会很快在群众中产生共鸣,引起群访。
  法律不全政策欠完善的影响,是产生信访问题的不利因素。目前,我国的法律体系还不够健全,政策不够完善,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如当前的违法违章建筑面广量大,情况复杂,有执法不严的问题,有历史原因,也有政策上及规划控制上的因素,从中也因违法违章建筑而滋生了许多信访案件。
  社会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影响,是增加信访问题的不确定因素。当前,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深刻变化,价值观念多元化,人们思想活动的选择性、多变性、独立性明显增强,但民主法制意识、政治参与意识参差不齐,有的对国家政策了解不多或理解有偏差,一旦自己的某些要求得不到满足就盲目上访。
  现有信访体制上的自身缺陷,是助生信访问题的客观因素。受我国长期封建社会行政与司法合一体制的影响,群众习惯于通过行政手段解决纠纷问题,而不愿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纠纷。信访人往往信“访”不信“法”,并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越到上面越管用,越是重大会议期间越管用,并作为一种经验相互传授。目前,群众中已形成这种认识:政府在处理信访问题时,会“花钱买平安”,“信访有利”的观念也正在逐步形成。同时,我们的信访考核体制也逐渐表现出一些负面影响,出现越级上访,不管是无理访还是缠访,就要扣分,而在处理无理上访、缠访、滞访等方面却没有一套完整的处理机制。信访人就利用这种到北京去上访上面要扣下面分的考核方法,通过越级上访给干部施压、给政府施压,形成了领导越重视,信访人越往上面跑的怪圈,使信访量有增无减。
  三、做好信访工作的对策
  加强组织建设,提高工作水平,从源头上减少各类矛盾。大量的信访矛盾大多发生在基层,做好信访工作,重心在基层,关键也在基层。能不能把矛盾化解在前、化解在小、化解在始发地,主要取决于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是不是坚强有力。因此,要牢固树立固本强基思想,做到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及时化解矛盾,就地解决信访问题。要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增强基层组织解决矛盾的能力。要教育引导基层干部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换位思考,真心为民,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防止因滥用职权、作风粗暴侵害群众合法利益而引发信访问题。要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群众“初信初访”反映的问题,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推进科学发展,关注民生改善,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衡量是否重视信访工作的标准,就是看群众反映的问题能不能得到真正解决。当前,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反映拆迁、征地、建房租房、就业、欠薪、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问题的民生信访越来越多,已成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重点。民生问题无小事,一叶一枝总关情。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把改善群众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统筹发展的协调性,注重成果的普惠性,谋民利,解民困,消民忧,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要清醒地认识到加快发展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把发展中的矛盾解决在发展过程之中。对要求合理但解决条件暂不具备的问题,要说明情况,做好思想疏导工作,并把解决问题作为落脚点;对无理诉求,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切不可对群众的正当利益漠不关心、置之不理,更不得以不合理、不合法的部分掩盖合理、合法的部分。
  坚持教育引导,健全信访机制,从规范上处理信访工作。合理、合法信访是群众的民主权利。要加强信访工作宣传,引导群众依法文明信访,让群众真正了解信访的地位和作用,改变群众不正确的观念,引导群众按照正常的渠道和方式信访,减少对抗性思维,理性表达利益诉求。要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做好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工作,以真诚和耐心取得群众理解和支持,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息诉息访。要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带案下访和包案处访等制度,进一步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要坚持依法管理,保护合法信访,解决合理信访,教育无理信访,惩处违法信访。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努力构建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大信访工作格局;建立信访信息预测预警机制、基层信访问题调处机制、信访群众的教育疏导机制;对普通信访实行公开办理,疑难信访实行公开听证解决,信访案件实行群众代表参与调查,复杂信访实行部门会商解决,营造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和谐信访环境。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