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卫刚
“农家乐”是近年来涌现出来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它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核心内容的旅游经营项目。因为它适应了现代都市居民崇尚“人与自然和谐,休闲与康乐互动”的旅游消费心理,所以一经出现,就得到了迅猛发展。
湖塘街道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以“南闲”板块建设为契机,以“大香林”旅游开发为龙头,以农庄建设为主要载体的“农家乐”旅游正在蓬勃兴起、持续火爆。但在“农家乐”迅猛发展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农家乐”的健康发展,必须引起注意。
一、当前“农家乐”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家乐”不“农”的困惑。在“农家乐”旅游火爆后,许多人感觉越来越多的“农家乐”正逐渐呈现出程序化、都市化的趋势。许多体验过“农家乐”的游客表示,如今一些地方的“农家乐”,农家本色很少,乡村野趣很淡。“农家乐”应当让游客看自然山水,看田间生长的庄稼,让城市孩子在“农家乐”玩乐中了解大自然,增加各种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知识,从田间地里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谛;可现在的“农家”造得越来越像公园了,更不用说有什么“参与性”的农家活动了。然而,“农庄乐”的经营者对此也有苦衷,认为搞农业活动需要大量土地和资源,现在土地都承包到户,很难集中开发;再则让参观者参加农业生产劳动,说说可以,要组织却很难,农事劳动一般都较脏较累,游客会打退堂鼓。
2、“农家乐”不“家”的困惑。“农家乐”发展得不到广大农户的真正支持,也是当前的一大问题。地方政府大力扶持“农家乐”,在政策和财政上不断倾斜,是想改变当前第一、二、三产业间不平衡现状,扩大三产,并通过“农家乐”的兴起,帮助农民增收。但在具体操作上,当前的“农家乐”却没能真正帮助大多数农户发家致富,大多数农户一无资本,二无技术,在“农家乐”兴起中最多靠出租土地来获取微薄收入。如古城村的桃源山庄兴办后,山庄周边的土地租费仅每年150元/亩,想通过区区的150元/亩收入,使当地群众致富显然是不实际的,所以农户积极性并不高。另外,“农家乐”的开发势必影响周围环境卫生,一些农户反映也很大。桃源山庄就与周边农户因水库水质问题而发生过冲突。“农家乐”没有广大“农家”的支持,也是一大制约因素。
3、“农家乐”不“乐”的困惑。现在的农家乐大多都定位在农家饭店、农家旅馆,都经营着棋牌、卡拉OK、乒乓球等极具城市化特征的休闲项目,令人仿佛又到了城市的宾馆;即便是钓鱼这种有点野趣的活动,在水泥护砌的池塘边,在游人如织的热闹环境中,也不再是“雅事”。许多“农家乐”的游客表示,参加“乡村游”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亲近乡土、放松心情。如果“农家乐”仅让城市居民换个地方打牌、睡觉,这样的“农家乐”可以“乐”一回,第二回恐怕“乐”不起来了。没有深层次内容,形式肤浅,即使有些特色风光,也只是让人感觉“不可不来,不可再来”。这种局面的出现,势必会影响“农家乐”发展的前景。
4、“农家乐”不“廉”的困惑。到农村玩耍,到农村消费,还有一个吸引大家的重要因素就是旅游费用比较低廉。可目前的情景却并不乐观,旅游过的人都感觉“农家乐”一点都不便宜,区区一顿饭,一只鸡,一条鱼,就要五六百元,感觉比上档次的酒店都要贵。还有,说的是农家鸡、农家菜,其实又有多少“真”,一天下来总有被“宰”的感觉,服务业、旅游业如果给消费者造成这样一种“感觉”,那其吸引力、生命力就不言而喻了。然而,“农家乐”经营者也很为难,“农家乐”旅游中,许多项目都是免费提供的,如不在饭菜上赚一点,经营者的投入、雇员的工资根本无法兑付。现在除国定休假日,其它日子游客稀少、门可罗雀;“农家乐”很难规模经营,所以价格很难降下来。
二、思考和建议
1、搞好农户联营。现在国外的“农家乐”旅游,都是庄园式的,但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搞“农家乐”决不能盲目照搬国外模式,决不能片面向庄园式发展,求大求全。本文认为发展“农家乐”,更宜探索“农庄”与“农户”联营模式。农庄和农户联营,农户作为农庄的挂钩单位,一是可以解决从“农”场所和项目,每天都有新的农事活动可以开展,特别是有了老农的指导,有了来自田间的第一老师,农事活动可以更丰富和精彩。二是可以增强“家”和“庄”的感觉,特别是和农户联营,农户的农产品可以直接卖给旅游者,目前绍兴的农产品价格市场和收购的差价较大,如竹笋市场上卖2元/斤,其批发价只有0.7元/斤,如果收购价那就更低了。如果把这部分差价直接给农民,当地农民就有一个新的收入来源,大家有利可图,对农庄的支持力度也会大大增强。三是可以增加乐趣,如桃源山庄和周边竹林、杨梅的农户联营,在秋季可以采摘杨梅,冬季开展一些挖笋比赛,有经验的老农还可以当地传授一些窍门和秘技,相信旅游者从辛勤的劳动中,可以分享收获的喜悦,也能把当前“一乐”变“常乐”。
2、联办养老乐院。“农家乐”作为休闲旅游的一个项目,必然存在着一个季节性、时期性问题,大多时间农庄处于闲置状态,这其实是一种资源浪费。如果当前在农庄联办养老乐院,相信前来修性养心、延年益寿的人不在少数。据专家预测,至2020年,中国的老年比例将大大提高,最高将达37%,养老问题将成为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当前社会天下第一难问题是就业问题,以后天下第一难问题将是养老问题。湖塘是一个闹中取静、环境良好的江南水乡,如果从目前开始建设一些有品位档次的养老场所,吸引周边上海、宁波的城市居民前来养老,市场前景是非常乐观的。在农庄兴建养老乐院,可以给农庄增加固定收入来源,带来新的消费群体,如老人在这儿养老,老人的子女亲威必定会前来探望,必将增加农庄业务收入。
3、注重乡情特色。差异性往往是景点的优势、个性和魅力所在。“小众化”或“分众化”,就是要细分客源市场,提高游客的“回头率”,也可避免同一地域多家农庄争夺客源。“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有的放矢地做好开发前的策划、规划工作,在自助农事型、民俗民居型、风景游览型、休闲娱乐型等不同的发展形态中,选择适宜自身“小众化”或“分众化”类型,精心开发稳定的客源市场,往往会事半功倍。发展农庄实际经营中,本文认为一方面在农庄周边可以种植一些果树,保持一年四季都有花、果挂树,这样自然会吸引更多的前来涉足,另一方面是应注重农产品的自产,争取农家菜真正姓“农”,增加农户收入。
4、做好山水文章。十里湖塘,湖塘最特别的地方可能不是山,而是水,如何做好的“水”的文章,在农家乐旅游中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一种新的突破,现在我们不但可以推出“农家乐”,也可以推出“渔家乐”旅游项目,体验“做一天渔民,吃一顿渔宴,尝一次野味,住一回渔家”的渔家民俗风情。特别是河道的承包户可以根据实际,探索一些“渔家乐”项目。一只小船,一根小浆,自由自在地游荡在碧波粼粼的湖面,探幽“湖上荷花”,斜看古色小镇,细品鉴湖黄酒,山水同色、心旷神怡。同时还须加大对十里湖塘旅游的开发力度。
三、政府应担负的角色和职能
当前我们正处于政府职能转变的过渡期,对农庄的发展既不能越权代管,也不能放任自流。当前政府应遵循市场经济客观规律,不断为“农家乐”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
1、组建协会,帮助提供思路。“休闲农庄”消费对象是城市市民,但其农庄的休闲内涵和服务质量不能“大众化”,甚至“低俗气”,“土”也要“土”得自然、原生态、有格调,吃、住、游、娱等项目应讲求卫生、安全和品位,使游客真正感受回归自然的感觉。同时,“休闲农庄”之间,景点内涵和服务项目不应“同质化”竞争,“农庄”不等于“饭庄”,“农庄”也不等于“鱼塘”,看样模仿造成内涵的“同质化”,是旅游开发之大忌,恶性循环往往由此产生。针对上述问题,政府应出台一些规定措施,特别是卫生、价格上制定一些标准,有条件时还可以组建一些民间协会,防止恶性竞争,并积极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活动,开拓眼界,学长补短,开拓新的思路。
2、利用资源,搞好广告宣传。酒香也要勤吆喝。单个的“农家乐”本身资金实力并不雄厚,难以承担较高的促销费用。地方政府应做好“推销员”。政府可以把“农家乐”发展重点村、重点庄列入景点、景区、旅游线路推荐名录,统一包装营销;有条件时还可以把“农家乐”制成光碟、旅游指南宣传品,并与附近院校合作,成为学生的实践基地,开展一系列活动,有效地提高“农家乐”的知名度。
3、政策倾斜,注重效益结合。交通便捷、环境整洁,是发展“农家乐”的基本要求。把发展“农家乐”与正在进行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结合起来,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把发展“农家乐”的村庄列入农村示范整治,优先安排水、路、电、绿化等建设项目,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并对那些有追求经济效益,更追求社会效益的农庄进行大力扶植,优先发展,真正使“农家乐”旅游成为群众创收的一条希望之路。
(作者系县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会湖塘街道工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