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09-12-15] 浏览

柯 晋

  兰花丰姿绰约,超凡脱俗,高雅纯洁,飘香幽远,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崇兰生涧底,香气满幽林。”兰花原生在山涧泉边、林木茂密之地,因为它清雅含蓄,幽香四溢,数千年来被人称之为“香祖”、“国香”、“天下第一香”,享有“王者之香”、“空谷佳人”的美誉。
  兰花在植物学分类上属于兰科兰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兰花分布很广,适应性强。中国兰花主要为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五大类,有上千品种。春兰又名草兰、山兰,其叶丛生、窄而短,弯曲下垂,婀娜多姿;早春开花,花为黄绿色,一茎一花,花朵香味浓郁纯正,芳香袭人。蕙兰又名九节兰,根粗而长,叶狭带形而长,质较粗糙坚硬,叶缘锯齿明显,中脉显著,苍绿色;花茎直立,一茎上有七至十朵花,花色有黄、白、绿、淡红及复色,多为彩花,也有素花及蝶花,唇瓣绿白色并有紫色斑点,花气清香远溢而持久。建兰又名四季兰,俗称雄兰、骏河兰、剑蕙等,包括夏季开花的夏兰、秋兰等,也称夏兰、夏蕙、秋兰、秋蕙,以其主产地福建而名,叶丛生,线状披针形,叶片宽厚,健壮挺拔,直立如剑,叶色深而挺秀;花瓣较宽,形似竹叶般;大多秋季开花;一茎着花七八朵,花呈淡黄色而带绿晕,芳香浓烈,不畏暑,不畏寒,生命力强,易栽培。寒兰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广东以及云、贵、川等地,叶片较四季兰细长,尤以叶基更细,叶姿幽雅潇洒,碧绿清秀,有大、中、细叶和镶边等品种;花色丰富,有紫、青、绿、黄、白、桃红等色,一般有杂色脉纹与斑点,也有洁净无暇的素花;萼片与捧瓣都较狭细,别具风格,清秀可爱,香气袭人。墨兰又称报岁兰、拜岁兰、丰岁兰,春节前后开花,原产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台湾、海南,广东、云南人最喜栽培与观赏。另外,还有春兰变种春剑和春兰中的新品系莲瓣兰。
兰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它的花形、色彩、香味独特,香气清而不浊,一枝在室,清香四溢,沁人心脾,“坐久不知香在屋,推窗时有蝶飞来”,无花时,叶态优美,尤其是当微风吹拂时,弯曲下垂的叶片一摇三摆,悠然自得,故古人有“看叶胜看花”之句。
兰花除供观赏外,还可供药用。兰花的根、叶、花、果有清肺解热、化痰止咳、凉血止血、镇痛消毒的功能,如绶草补肾,凤兰助消化,手参兰治赤痢,火烧兰治风湿,石斛为强壮剂,天麻治偏头痛,兰属花梗治顽癣,根和花瓣能促进分娩等等。兰花可供食用,作香料,如香果兰更是有名的商品香料,是制造巧克力不可缺少的香料,有的花还可提取香精;美冠兰和红门兰的假鳞茎提粉可供食用,脂天麻和石斛亦可供食用。
  中国兰文化渊源流长,早在二千五百年前,中国文化先师孔夫子曾说:“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他还将兰称之为“王者之香”。历代诗人墨客常以兰喻志。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忧患国事,在《离骚》中以兰花比拟品格的高洁,抒发自己对楚国人民的深厚感情。以后,人们在文章诗词里都把品格坚贞、有骨气的人用兰花作比喻。兰花以高洁、清雅、幽香而著称。自古以来,兰花都被誉为美好事物的象征,已在民间广泛人格化。
  兰花对社会生活与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父母以兰命名以表心,画家取兰作画以寓意,诗人咏兰赋诗以言志。兰花的形象和气质早已深入人心,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古代舞剧以“兰步”、“兰花手”为优美动作,把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书法作品称为“兰章”,把真挚的友谊叫做“兰交”,把人的芳洁、美意喻为“兰心蕙质”。又把杰出人物的去逝也比作“兰推玉折”。兰花在我国人民心目中,已经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
  绍兴人爱兰,爱她的纯真和质朴。国兰貌不惊人,本分而又内在,“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刘克任),无论在静寂的山野,还是在喧闹城市,“空谷佳人”总是那么文静和简朴,似乎还带着几分羞涩。文人称她具有“孤芳自赏”的美德,不媚人,似喜隐居山僻不求名利的雅士。兰花,“禀天地之纯精,抱青紫之奇色”(杨炯),她无须浓妆艳抹,更没有媚态俗气,却具有沉静、朴实的诱人魅力。
  绍兴人爱兰,爱她的清雅和高洁。“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张羽)。兰花又是崇高品德的典范,“虽无艳色如娇女,自有幽香以德人”(余同麓),“士之才德盖一国则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国香”(黄庭坚)。兰花不仅能使人清心净意,还能陶冶高尚的情操和品性。孔子的弟子曾参把兰花比喻到处世之道:“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俱化矣”。爱兰如癖之士,业余之时专心于养兰,则杂念少矣;加之养兰要劳心劳力,于身心都有益处。
兰花以它丰富而特殊的美学价值和与人民群众广泛而深切的联系,在许多古典文籍、民间口头文学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优美的佳话与典故,古代的“燕姞梦兰”、“孔子咏兰”、“屈原佩兰”、“琴曲弦兰”、“兰菊丛生”、“芝兰玉树”、“香袭衣裙”等等,表达了人们的爱憎感情和某些哲学思辩,这是中国兰文化的重要内容。越王句践不爱红花爱兰草,终于卓然图强的故事,传为千古美谈。东晋王羲之在兰花盛开的季节,邀集名士来到兰渚山下的兰亭,雅集之余,“俯挥素波,仰掇芳兰”;南宋谢灵运,游会稽云门,经常穿郊越野,采兰自赏;宋陆游往游山重水复之处,“看来知有兰”,对家乡兰花欣赏不已;南宋状元王十朋作牧会稽,深为此地的佳山丽水风物所陶醉,经他盛赞“兰亭国香”后,越国兰花与山阴兰亭更加齐名于世;明徐渭题咏“一香已足压千红”的佳句,对兰花作了至高无上的歌颂;鉴湖女侠秋瑾,热爱生活,也爱美爱兰花,“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写出了兰花清高不群、超凡脱俗、羞与凡花争奇斗艳的高洁风格,但也是自己的写照;现代文豪鲁迅还亲自在会稽山发掘过一株“叶碧而华滋”的“一叶兰”名种,为兰谱锦上添花;敬爱的周总理将家乡的“环球荷鼎”作为信物赠送给日本好友,预示中日友好万古长青;朱德委员长关怀兰匠,谱写了一代伟人与普通兰农情谊永存的新篇章。
  兰,以她的花香花美、独特品质,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世人的喜爱。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