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县域自主创新的对策建议
发布日期:[2008-06-10] 浏览

娄刚强

   加强自主创新,是推进创新发展、率先发展的题中之义,是确保绍兴县“走在前列”的关键。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突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切实优化政府科技服务,大力推进科技强县建设,科技事业全面发展,自主创新成效明显。我县6次被评为浙江省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先后成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CAD应用工程示范县、浙江省首批“科技强县”,2006年又被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列为国家级“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县”。
    一、全县科技创新基本情况
   (一)科技创新环境日益优化

   1、政策环境日益优化。县委县政府注重把科技奖励与经济政策结合起来,特别是2006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强县”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突出公共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培育、研发中心建设及专利产业化等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有力地推动了我县的科技进步。
   2、科技投入不断加大。2007年县财政本级科技拨款8866万元,占财政支出(182729万元)的比例达4.9%,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2007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达到1.13%,为历年来最高。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基本形成。
   3、创新考核逐年完善。完善镇(街道)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增加科技创新、品牌创建、质量效益等方面的权重。连续9年实施镇(街道)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和开展科技强镇(街道)创评等活动,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激励机制。
  (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扎实推进
   1、科创大厦建设全面启动。县委县政府专门设立“绍兴县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绍兴县生产力促进中心)”,专项投资1.33亿元,建设占地20亩、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集浙纺院、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市场等功能于一体的绍兴县科技创新大厦,已于去年10月开工,主体工程预计于今年10月竣工。
   2、科技创新平台独树一帜。大力推进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与装备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纺织工业研究院)建设,其建设和运作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牵头承担的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纺织用合成纤维功能化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已通过立项评审。同时,积极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建设,全县已拥有1家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5家省级小企业创业基地、3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0家市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3、科技合作平台不断完善。积极构筑产学研合作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合作对接活动,每年实施百余项产学研合作项目,提高了企业对科技成果引进消化再创新的能力。网上技术市场建设顺利,已有在线企业856家,科技合作签约项目244项。国际科技合作实现新突破,浙纺院与韩国首尔纺织品设计公司共建的“韩国首尔(浙江)花样艺术设计中心”正式运行,与香港纺织与成衣研发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实现了我县与香港两地科研平台的首次对接和科技资源共享。
   (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1、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全县已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66家(其中国家级28家、省级38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6家,省级农业科技企业10家,市级以上专利示范企业57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21家),市级科技型企业373家。全县初步形成了新材料、机电一体化及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占全县40%高新技术企业的柯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了以柯桥开发区(齐贤镇)为代表的纺织装备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
   2、产品创新升级形势喜人。鼓励引导企业开发“三高一拥有”(高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新产品,每年实施百余项省级以上新产品计划,增强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2007年,新扶持实施国家级新产品9只,省级新产品计划119只,开发成功省级高新技术产品34只,目前,全县108只产品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品。
   3、制造业信息化富有特色。深入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注重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创新,全县67.4%以上的规模企业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设计、制造和管理,780多家企业建立了网站(页),累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达66项。同时,扎实开展“国家级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工作,“绍兴县基础地理信息平台”、“绍兴县数字城管系统”等县域信息化八大重点工程基本完成。
  (四)科技创新能力逐年提升
   1、企业研发能力切实提升。大力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建立行业技术开发中心,扶持创建省级以上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全县已拥有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27家,省级中小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农业科技研发中心5家,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72家。
   2、专利事业发展逐年加速。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截至2007年底,全县已获授权专利4105项,其中:发明专利62项,实用新型专利503项。特别是2007年,全县专利申请量达4082项,获国家授权专利2320项(相当于以前历年授权专利总和的130%),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位居全省第一和第二位。今年一季度,全县共申请专利764项,获授权专利431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42项。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99%和187%,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增长250%和800%。
   3、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近五年来,全县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400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省级科学技术奖30项、市级科学技术85项。特别是兰亭高科自主研发的“高等级公路路面沥青改性、乳化关键技术与生产装备研制”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经过几年努力,我县县域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明显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也具有较好基础,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与“保强创优,走在前列”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高新产业规模偏小。作为经济强县,我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贡献最大的行业是纺织化纤等传统行业。相比而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2007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1.83%,远低于全省、全市水平(2006年比重为1.66%,位居全市第6位、全省第84位)。全县虽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8家,但与诸暨的48家相比差距较大。
   2、创新能力有待加强。2007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拥有县级以上研发机构的比例仅为13%左右,且有的研发机构尚未有效发挥作用。规模以上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工业销售比重达到1.13%,虽为历年来最高,但仅列全省中等位置(2006年比重为1.11%,位居全省第48位)。全县166家高新技术企业中,85%的企业研发经费不到5%,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的比例一直徘徊在1%—1.5%之间,企业技术积累薄弱,缺乏发展后劲。
   3、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比较缺乏。首先是专利结构不理想,2007年,我县专利授权2320项,位居全省第2位,但发明专利只有20项,位居全省第21位,全市第2位。全县至今仅有发明专利62项,只占专利授权总量的1.51%,低于全市(2.23%)、全省(5.3%)的水平。其次是专利质量不高,从专利涉及的产品和技术领域看,主要集中在纺织业、设备制造业等传统行业,涉及新兴产业和高技术领域,拥有自主创新核心发明技术的比例很小。
   4、高级研发人才相对不足。科技研发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我县自主创新的又一瓶颈。我县现有各类人才8.12万人,但主要分布在机关、事业单位,而在企业直接从事研发工作的人才数量仅占1—2%。特别是缺乏一批行业领军人才和拥有核心技术的高级研发人才。同时,企业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和熟练技工也十分缺乏。
   三、对策与建议
   自主创新是实现我县“保强创优,走在前列”的必由之路。我县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突出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和高新技术的培育发展两个重点,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智力支撑作用和政府推动作用,从构建四大体系入手,全面提升县域自主创新能力。
   (一)加大投入,着力构建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1、进一步完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要把科技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不断增加财政对自主创新的投入,保证科技经费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逐步提高财政性科技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
   2、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贯彻落实国家鼓励自主创新的有关政策,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对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研究设立引导、激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的专项资金,对允许享受所得税抵扣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
   3、研究发展科技创新风险投资事业。研究出台相应的政策意见,鼓励和支持企业及其它组织建立投资公司或者设立风险投资资金,对科技成果转化进行风险投资。县财政设立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引导资金,通过参股、提供融资担保、实行风险补助等方式,扶持创新风险投资企业的设立和发展。
   (二)突出重点,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
   1、大力发展高新产业。坚持“培育孵化”和“引进吸纳”并进,以培育发展电子信息、汽车配件、生物医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扶持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及项目。进一步加大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信息化改造,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组织实施1-2个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带动力大、影响度大、产业化明显的科技攻关、技术改造和成果转化项目,突破传统产业关键环节的共性技术难题,加快提升传统产业。
   2、大力培育技术研发中心。全面实施企业研发中心培育工程,积极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建立行业技术开发中心,扶持创建省级以上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力争经过3—5年努力,使全县80%以上的规模企业建有研发机构。
   3、大力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扶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中试基地等创新载体,鼓励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从高校院所引进科研成果项目或开展技术难题联合公关。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紧密型的合作关系,逐步实现由单纯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向企业科技创新战略研究、联合科研开发和人才培训等多形式、深层次的合作方式转变。
  (三)注重引导,着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服务体系
   1、加快科创大厦建设。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抓紧科创大厦主体结构建设,确保大厦按计划投运。着手制订《绍兴县鼓励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若干规定》,对进孵化器的企业进行扶持。同步开展科技招商活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每年组织开展1—2次较大规模的科技对接活动。
   2、培育创新服务平台。推进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与装备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全面实施科技部重大科研项目,努力发挥平台对纺织产业的技术支撑作用,力争在2年内把纺织平台建设成为国家级平台。积极扶持镇(街道)、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在纺机、新型建材、汽车汽配等行业培育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着力构筑一批行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力争把柯桥开发区创建成为国家火炬计划绍兴县纺织装备特色产业基地。
   3、推进技术市场建设。鼓励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逐步引进或建立成果孵化、科技评估、科技咨询、技术产权交易、技术检测、专利代理等科技中介机构。进一步落实国家关于技术转让、技术开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切实加强网上技术市场建设,鼓励企业充分利用网上技术市场资源优势,努力促进科技成果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四)优化环境,着力构建科技创新支撑体系
   1、加快高层次创新型领军人才的培养。切实抓好“百千万”人才工程建设,大力开展科技招商引智活动和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动,鼓励企业推行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制度,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培育力度。鼓励引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中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的创业领军人才。对来我县创办高科技企业的领军型人才,除享受规定的人才待遇外,建议给予一次性创业启动资金。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积极推进企业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与专利开发、发明创造的有机融合,引导和扶持企业引进、开发、申请和拥有专利技术特别是发明专利,加强专利示范企业创建、专利技术实施和专利成果转化工作,提升专利发展和产业化水平。鼓励企业注重产品标准化生产,增强品牌创建能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标准,努力使产品的竞争能力转化为企业、产业的竞争优势。
   3、优化创新环境。进一步完善科技强县政策体系,强化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的实施,更有效地开展科技强镇创建和科技工作考核活动,形成上下联动、真抓实干的创新工作大环境。扎实开展“科技创新月”、“科技服务进百企”、科技下乡等活动,促使科技服务重心下移。加强科技创新宣传报道,广泛宣传创新创业典型和经验,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

                  (作者系县人大代表、县科技局局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