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县慈善事业的思考
发布日期:[2008-03-23] 浏览
                                   □ 孙黎明
    慈善,在中国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慈善事业是指个人、群体或社会组织自愿通过特定的组织机构向社会或受益人无偿捐助钱物或提供志愿服务的行为。
    在我县传统的个人慈善行为:修桥铺路、积善扬德,乐善好施、助人为乐,一直是普通老百姓的自觉行动;作为以传统慈善行为为基础,赋予时代内涵的慈善事业,是在1996年县慈善总会成立后,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快速发展的。本人曾对我县的慈善事业发展状况有过一些肤浅了解,在学习十七大报告关于“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精神后,产生了对我县慈善事业的思考,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我县慈善事业的总体情况
    1、慈善组织形式多样。自1996年县慈善总会成立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充分发挥慈善组织的作用,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慈善事业,效果显著。
    一是以县慈善总会为主,各镇街分别建立了慈善分会,组织网络逐步健全;县慈善总会负责对基层分会的指导和业务培训,对全县性活动开展进行协调;基层分会则重点是做好慈善基金收益、捐赠钱物的收缴,受捐人员的情况调查和具体的救助工作,上下联动,尽最大可能使需要救助的人员得到及时救助。
    二是不少行政村和企业也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分别建立了私募慈善基金会:如齐贤镇东陵村的浙江东盛印染有限公司和盛兴染整有限公司捐赠200万元人民币,发起成立了浙江省第二家、绍兴市首家非公募基金会“盛兴慈善基金会”;杨汛镇永利集团等企业和个人先后将100万元“寿礼”捐赠给湖塘下村,成立了以“百岁老人”名字命名的“茶姑基金会”;福全镇无名集团建立了“无名扶贫基金会”,还在企业内部以职工自愿参加、集团公司补助的形式成立了“职工互助基金会”等等,使慈善从单纯的个体行为向基金会形式发展。 
    2、慈善内容更趋广泛。在我县从第一代乡镇企业家向社会公益事业捐赠、给困难群众帮助开始,二十几年来慈善队伍不断扩大,捐赠和救助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不断得到拓展,不少自身经济实力不强的个人也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在发生突发事件、自然灾害时,许多企业、单位、个人和团体都踊跃参加捐赠和救助;参加日常结对助学、结对扶贫、自愿献血、参与“一日捐”“一笔捐”等慈善行为的热情都比较高。如齐贤镜湖村村民朱夏良自己经济条件有限,无法用更多金钱资助别人,就尝试用自己的鲜血挽救他人的生命,自1994年起无偿献血不间断,十几年累计献血达13000多毫升。
    3、慈善总会作用明显。一是营造慈善氛围,努力筹措慈善基金。县慈善总会通过新闻媒体大力传播慈善文化,使参与慈善捐赠的人员不断增加,在专项定向募集、留本冠名慈善救助基金、“慈善超市”等活动中,不少企业和个人都慷慨解囊,全县累计募集慈善资金近亿元。二是用好慈善资金,切实救助困难群众。自1996年成立县慈善总会以来,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救助范围不断扩大,累计救助达8.8万人次。尤其是慈善年夜饭,使入住敬老院的孤寡老人能过上一个欢乐、愉快的春节;慈善助学,使一大批贫困生读得起高中,圆了“大学梦”;慈善助医,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弱势群众和低保对象,对患白血病、尿毒症、癌症等重大疾病患者,也尽力给予关心和救助;与此同时,还不间断地开展助困、助老、助孤工作,把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的关爱送给每一位面临困难需要帮助的弱者手上,让弱势群众共享改革成果。三是弘扬社会新风尚,鼓励关心慈善家。对在慈善捐赠中作出显著贡献的企业和个人在政治上关心,推荐宝业集团荣获2006年度浙江慈善奖、庞宝根荣登“中国慈善榜”,福全镇慈善协会获得浙江慈善奖提名奖,中厦建设集团荣获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等;推荐庞宝根、杨学夫、秋国良、朱夏良等为感动柯桥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并帮助联系第二医院、华宇医院等医院专家作为挂钩医生,组织健康检查。
    这里需要特别称道的是慈善总会的同志们,他们大都是年事已高的退休老同志,不辞辛劳,不图回报,热心慈善事业的精神令人敬佩,值得学习和大力倡导。
    二、慈善事业运行中存在的不足
    1、慈善意识有待提高。传统的慈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慈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一是对慈善行为的误解,认为慈善是先富起来人的义务,普通群众参与热情不高、人数不多。不少普通群众觉得:我县的企业家是依靠政府和政策扶持才富起来的,就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因此把捐钱多少作为评判企业家社会责任感的唯一标准,而没有把自己作为其中一分子来认识。二是认为慈善是个人行为,对慈善作为事业的认识程度不高。许多捐赠者更乐意让捐赠者和受捐者面对面,能看得见效果,体会到奉献的快乐。乐意参与结对助学、结对扶贫、为所在地群众施惠等,反之对向慈善总会或机构捐赠热情不高,对慈善作为一项事业,是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感到难以接受。
    2、慈善机构有待完善。慈善组织从名义上是属于民间组织,但因其主要力量依靠的是机关退休干部的奉献精神在支撑,组织网络(镇街慈善协会、分会)是依靠行政为主建立起来的,加上捐赠人认识上的不足,所以慈善资金的筹措只能主要依靠行政劝募,资金的使用也就带有较浓的行政色彩。这些都使慈善机构有别于其他民间社会团体,也使对慈善机构的关心除了行政机关和受捐者外,参与不众、热情不高。
    三、几点思考
    1、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参与慈善事业的浓厚氛围。一是大力宣传扶贫济困、诚信友爱、互帮互助、奉献社会的良好风尚,不论行为大小、不论是捐赠还是志愿服务,只要为慈善事业作出贡献的个人和民间组织,都要进行宣传和鼓励,以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培养慈善意识。二是将慈善文化纳入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扩大慈善事业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培养人们对慈善事业的情感,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慈善教育,加深对慈善事业的理解,增强投身慈善事业的责任感。三是将慈善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倡导,着力培养具有善心、爱心及博大情怀的企业家,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提高企业参与慈善活动的主动性,鼓励企业通过支持慈善事业的发展来回报社会。四是培养捐献者与受助者相分离的现代慈善理念:使捐赠献者少一点恩赐色彩,多一点回报社会的意识;使受助者少一点对个人的感恩戴德,多一点对社会的满意度,从而更有效地培养人们的现代公德意识和公益精神,同时培育受捐者独立的人格,激励个人奋斗精神。当然,对现代慈善理念的培养,并不是对传统慈善行为的否认,只要对弱势群体有帮助和资助,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益的都要予以宣传、鼓励和表彰。
    2、要健全慈善机构,完善覆盖全县的组织网络。一是完善现有总会、协会、分会的组织机构:通过吸纳有一定经济实力、又富有同情心和爱心、热心慈善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的相关企业家,参与到县慈善总会的领导机构中来;对有条件的镇街基层慈善协会或村级慈善分会也可有一定比例的热心人士参加;二是鼓励建立私募基金会:对现有的私募基金会要进行统计、宣传和表彰,在此基础上,通过政府政策扶持和支持、引导,鼓励企业或个人成立规模不等的私募基金会,使慈善组织机构呈现多样化、提高网络化程度;三是完善慈善机构的工作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对慈善总会及系统管理的基层慈善组织的资金募集、使用等情况要行定期通报,增加透明度,使捐赠人随时了解资金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对社会自发成立的私募基金会要由民政局负责统计和管理。促使慈善组织网络健全、管理规范、信用度高。
    3、要拓宽筹资渠道,建立经常性和长效性的募捐机制。目前,慈善资金的来源主要是:企业或各种经济实体的捐献,社会成员的个人捐赠,其中,不少是通过行政劝募形式筹措,虽然每次行政发动的募捐效果都不错,但却缺少稳定性。所以,必须建立经常性和长效性的募捐机制:一是坚持“一日捐”和“一笔捐”活动,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企业家积极参与;二是本着简便、易行的原则建立经常性小额捐赠机制,设立“慈善”网站,既方便小额捐赠,又可随时查询募捐和使用情况,从而激励广大群众参与慈善活动;三是政府拨款自办或委办投资项目,以其收入每年补充慈善基金。通过不懈的努力,提高慈善事业的社会化、广泛性和开放性,促进慈善事业的稳步发展。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