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蓉:杨汛桥是我第二故乡
发布日期:[2008-03-23] 浏览
                   □ 余云海 陈文娟
    镜头之一:2002年7月6日,清晨的朝阳斜照在牛头山上,一辆出租车缓慢停到光宇集团门口,几个充满热情和活力的年轻人神采奕奕走进公司。
    镜头之二:2006年初,光宇集团实行末尾淘汰制,10余名员工要被下岗。一位女孩顶着压力做思想工作,艰难而顺利地完成了这项任务。
    镜头之三:2007年“两会”期间,一份《关于建议分区开发建设人才住房的议案》,道出了众多外来创业者的心声,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三组镜头,围绕着同一个人展开,她就是来自湖北京山县的光宇集团董事局主席办副主任、第十三届县人大代表、28岁的外来青年创业者陈蓉。
                  事业,在“光宇”扬帆起航
    2002年,24岁的陈蓉从湖北大学毕业,千里迢迢赶到绍兴县杨汛桥镇,进入光宇集团,一干就是5年。
    “现在回想起来,选择‘光宇’的确是很好的锻炼机会。如果留在家乡,可能没有这些成绩。”她回忆道。
    陈蓉至今清晰记得当初应聘时的情景。在湖北大学的校园招聘会上,她与其他毕业生一样脚步匆匆。寻觅中,光宇集团的一则招聘信息吸引了陈蓉的眼光,但绍兴县、杨汛桥镇等这些字眼显得过于遥远和陌生。当天中午她赶紧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意外发现绍兴县是“全国十大财神县”、杨汛桥是“浙江第一镇”……抱着走出去锻炼自己的目的,陈蓉成为这场招聘会上首位签约“光宇”的应聘者。
    “尽管满怀热情,但赴行前不免也犯嘀咕,许多同学去上海,奔广州,而我却偏偏来到一个江南小镇。”但当陈蓉的双脚一踏上这块充满活力的热土,顾虑顿时全消,她决定融入杨汛桥。
    从最初的总台接待员,每天在迎来送往中忙碌;到公章集中管理员,需要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从北京办事处,练就独挡一面的工作能力;到进入集团管理部门,整日处理繁琐的后勤事务等……5年里,天性聪颖和勤奋好学的陈蓉,始终能脚踏实地工作,把热情和执着投入到各个岗位上,令同事们刮目相看。“要真心感谢‘光宇’,让我这株不经风雨的幼苗能在集团肥沃的土壤中茁壮成长,实现自我价值和获得成就感。”她说。
                 人生,在平凡中熠熠闪光
    在第二故乡的工作和生活中,陈蓉把“做名好员工、做个好公民”作为自己言行的准则,在平凡的岗位上维护好一名外来创业者的良好形象。
    刚进光宇集团时,无论是当总台接待员还是公章集中管理员,她从未因工作枯燥、单一而消极对待,相反为尽快进入角色,如饥似渴地学习礼貌用语、交往方式等基本礼仪。为了开阔眼界,汲取与集团相关的知识,陈蓉还花钱买了不少杂志和书籍,每一本都认真细读。同时,她平日里常虚心向单位老同志学习、请教,一有疑问就动口,厚厚的笔记也记了好几本。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蓉通过自己的勤恳和执着,脱颖而出成为光宇集团一名中层管理者。2006年初,该集团实行末位淘汰制,不胜任工作者要下岗。通过民主测评、考核等一系列前期准备,10多名新老员工面临离职,劝导工作则落在了陈蓉身上。过去以为捧了“铁饭碗”,现在却被“炒鱿鱼”,这些员工思想上受很大冲击,不是闭而不见,就是破口大骂,但每次陈蓉还要硬着头皮耐心做工作……看到这些,有朋友劝她说,“你这差使,既得罪人,又气人,跟领导说说别干了。”“不能因为得罪人就不干了,别人不也照样要得罪人。”她坚定地说。最终,一场“离职风波”在陈蓉和同事的努力下平静结束。
                代表,在“代言”中体现价值
    说起当选第十三届县人大代表,陈蓉脸上洋溢着幸福,“我把好消息告诉远在湖北的父母时,他们也乐得不行。一名外来创业者能成为县人大代表,是当地群众对我的莫大信任。我只有牢记使命,在任期内尽自己力量,多为群众服务,多为杨汛桥做贡献。”
    为广揽天下群贤,我县正逐步推出人才公寓,以吸纳、留住优秀人才。光宇集团有不少外来职工也欲出资购买,但由于人才公寓地处柯桥,上下班交通极不便利,无奈纷纷打起“退堂鼓”。陈蓉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经过一番走访后将一份《关于建议分区开发建设人才住房的议案》提交到了今年“两会”上,引起相关部门重视。杨汛桥镇目前正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建设步伐,到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但她在观察中发现,村民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于是正着手对该课题进行调研,酝酿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议案和建议。
    陈蓉说:“我今后还要不断加强学习,这样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更好履行代表职责,为杨汛桥美好的明天做更多贡献。”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